2)第一百七十八章 无为而治_三国新马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执狂罢了。

  但后来的一番交谈,彻底改变了马超这个印象。

  后来交谈的话题,便是治世之道。

  马超虽然穿越这个历史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因为自身思想的固定思维,他仍感觉自己与这个世界有些脱节。对于治世之道,更是觉得有些放不开手。加之最近马超又打算一统雍州,其心态已然上升到了这个层次,由此,对这个话题,他十分感兴趣。毕竟,治理一郡之地与一州之地的区别,大了去了。

  神卜门的治世思想,沿袭的正是老庄的‘无为之治’。认为无为而治才是最高的境界,认为顺应天命才是为人的道理,认为做人最高的境界就是什么也不要去做。

  话题的刚开头,马超便对此露出了极大的不屑。对于马超这个现代人来说,所有人都追求思想上的宁静与平和,那是没有错的。但假如说‘无为’便可以使世界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乱世的地步,他是嗤之以鼻的。

  在马超看来,汉末这个时代,神卜门那种理想化的东西是很难经受住大风大浪的。老子的无为思想,道家的清净哲学,从本质上来讲,很难成就一个强有力的政权,而在这个乱世时代,没有力量就意味着被吃掉。

  秦羽听到马超的驳斥之后,并没有恼羞成怒,反而轻呷了一口茶,对马超说道:“将军岂不是,无为之治,却是有无为--有为--无不为三重境界?”

  听到秦羽这般说来,马超才收起了轻视之心,恭敬说道:“还请先生教我。”

  秦羽也很想让扶风马家的实际掌舵者接受自己门派的思想,于是便正了正衣襟,看样子,是要大讲一场了。

  秦羽告诉马超,作为一个掌权者,不需要管得太多,管得太多,就会错得太多,就要招怨。其实一个好的掌权者,只要选对要走的路和要用的人就可以了。

  马超摸摸鼻子,孩子样笑了笑:自己已然订立了马家的发展方针,虽说其间仍旧有漏洞和变动,但有贾诩、杨阜、法正这些人在其间参详,想必,路子不会走得太歪。而至于说用人,马超不敢肯定以后,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他手下这第一批谋士内才,全部是忠于自己,忠于马家方针大略的。

  不过,那个华歆,最近跟父亲总是来往密切......马超皱了皱眉头,抛开这个杂念,继续听秦羽讲述。

  做为掌权者,不负责具体行政上的事,就是无为。掌权者无为,就永远都不会犯错误。因此,他一面代表象征政权的伟大庄严;一面人民永远无法抓到他犯错,也永远大于人民心目中的希望。

  可是谁来办事呢?是底下的谋士。他们负有立法、行政和司法上的实际责任。就是有为,有为就难免会犯错。谋士犯了错,可以原谅,也可以撤换,但却不会影响治下的稳定。而撤换掌权者就不一样,那是要流血的,要流好多好多的血。

  那么如何保证底下谋士将军们尽责尽力,不做错误的事呢?于是就有一个监察机构,专门在后面作监督,就是专弹劾,专挑毛病。

  可是,怎样才能保证这些人不串通勾结起来,一起糊弄掌权者呢?这些人一旦勾连起来,那掌权者可就什么都没了。

  说道这里,秦羽买起了关子,悠悠喝了口茶,却见茶盅已然见底。马超急欲得到答案,便亲自给秦羽斟了一盅茶。

  秦羽这番话,隐隐给了马超一个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他就是抓不住这灵感。好似自己在以前听过这种机构,但就是在触及到最后一层窗户纸的时候,被卡在了那里。

  秦羽见马超如此诚心,才又慢慢讲起。

  这其间,便要设立一个审核机构。专门审核那些谋士将军的意见正确不正确,是不是可行,并直接对掌权者负责。如此一来,三权分立,犹如阴阳之二极。是正,是反,又合而为一,互相牵制却有相辅相成。总之,掌权者无为,底下谋士将军们有为,放大到整个集团来说,就是无不为。此三层境界,概莫如此。

  马超听着,在秦羽闭嘴的最后一刻,他脑中猛然醒悟了过来,一个清晰而健全的封建制度,顿时呈现在了他的脑海当中!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