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八章 缺了门牙_绣外慧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人进来。人上了年纪不是应该超脱一些吗?怎么太后反而越来越恋栈权势,‘弄’得现在朝廷和后宫里尽是她的人。

  而他会容忍,不过是看父王早逝,自己又要韬光养晦。一度把王府事务尽数推给太后,让她‘操’劳了半生。所以称帝后,凡太后所请,他一般都会照准。他自认有能力控制局势,而且朝中重要位置,也都是自己的心腹,太后安‘插’的人不过在外围,都是三、四品以下的小官。权力不大,奈何人多势众,慢慢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引起了他的警戒。

  所以最近,他已经连着驳回了太后好几次请托,原先安‘插’进去的人,凡是不安分的,他瞅着机会就清走。太后大概着急了,眼看儿子这边路子越走越窄,又想从孙子的东宫入手,走外戚路线。太子平时住在军营,很少回宫,她不得其‘门’而入,难得今儿有这个机会,便迫不及待地下手了。

  看这架势,祖孙俩扛上了。赵延昌倒有些吃惊儿媳‘妇’的反应,她平时总是温温婉婉的,想不到关键时刻,竟这样烈‘性’,半分都不让,一点也不怕事,让赵延昌越发肯定了自己当初的决定。要母仪天下的人,就得有几分刚‘性’。

  其实,就算不为太子和太子妃,只为了朝廷的稳定,赵延昌也不会容许吴家‘女’儿在太子身边出现。当初他会提携俞宛秋,除了儿子着实喜欢她之外,俞宛秋的出身也是重要原因。也许别人会觉得这‘女’孩无依无靠,配不上尊贵的太子,可在赵延昌眼里,这恰恰是优点,因为一开始就排除了外戚干政的可能。

  他自己册封的嫔妃,也尽是出身不高的,有的甚至是烟‘花’‘女’子,在赵延昌看来,这样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后宫与朝堂完全不挂钩,这样才能避免皇帝感情用事,紊‘乱’朝纲。

  太后心知皇帝对她屡次干政不满,甚至害怕吴家坐大,所以才趁着皇帝离席的机会,把太子灌醉,让吴昭训搀他进去。但愿那小妮子懂得抓住机会,早点生米煮成熟饭。别让她做一场无用功。

  太后全力弹压太子妃,想着拖一时是一时,只要等吴昭训成了事,这边再吵闹也没用了。没想让太子妃抢了先,在皇帝面前“恶人先告状”,气得手直抖:“皇上你看看,这成何体统,哀家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从没见过这等……”

  却听见皇上慢条斯理地说:“太后,八月十五,太子的确应该回东宫跟太子妃团聚。”

  历朝历代的宫廷明训。每月初一、十五,尤其是十五,皇帝要在皇后的寝宫歇宿,太子亦应陪伴太子妃。这是皇家体制对正妻的一种保护。

  不给太后反驳的机会,赵延昌接着说:“大过节了,还让不让人安生了?你们几个,快带太子妃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