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老李家抱了一个空窝_乡野风情:旮旯村的风流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爹听了这话,用手点着王小坎的脑门子,嘴张了几张,一字也没有说出来。没有想到这个王小坎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人,能够有这一套,用国家的*来抵挡他当初签订的民间契约,搞得大柱子一家,无话可说,只有耐心的等待。

  老龙河湾子桃花坞的桃花谢了又开,等那个姑娘18岁的时候,不知是她家人给她出的主意,还是翠花自己的一个人的主意,她和他本村一个小伙子跑了,无影无踪。有人说,王小坎压根儿不知道此事,是翠花和那个小伙子谈热火了。也有人说,这是王小坎的鬼八卦,自己媳妇带上来啦,而且大兰子也怀上了他儿子的种,就不管别人家的事情,自己骑上了驴,就不管赶脚的了,于是叫他的闺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这老李家哪里愿意,经过多方协商,都没有结果,大柱子爹亲自登门要人。

  “当时我们可是有契约的,你也是红口白牙说的话,如今我的闺女到-->>你家都二年啦,你的闺女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啊?”

  “这闺女不在家,你就是把我老头子扛撂到河里去,我也没有办法。”

  “人家说,嘴上无毛,说话不牢,你也是甩五十跨六十的人啦,怎么能够这样不讲信誉呢?”

  “我说话怎么不算数呢?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你叫我咋办呢?再说了,这闺女,要不是你家逼得紧,她怎么会跑了,我的闺女我不疼,我没有找你家,就算好事,你反而来找我家,真是的。”王小坎说着,就要掉眼泪。

  李大山一听火了,手指着王小坎说,“真是太不要脸,前说话,后摆手,居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跟你这样的人是没有理讲的。你别忘了,我手里还有你写的字据,我就不信,天下没有讲理的地方。”这个王小坎,别看他在有些事情上攒劲的不近人情,撞了南墙不回头,在有些事情上,又是那样的会变通,耍起无赖来,还没有谁能够耍过他的。

  私下不能解决,最后李大山和大柱子拿着当初两家写的契约,找到公社里司法所。司法所的老张说,“你这协议狗屁不到,换亲是买卖包办婚姻的残余,不仅不受法律的保护,我们还要追究你的责任。”李大山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不能起诉,也只好自认倒霉。

  大柱爹万般无奈,只好以你家要是不把女儿找回来出嫁,他就要接回大兰子相要挟。这王小坎也是一个近乎无赖的人,说,“你要是能带去,你就带,反正我是没有女儿给你。”而大兰子偏偏又和秃子过得有了感情,大柱子来接几次,大兰子就是不愿回去。

  秃子人虽然长的包涵了点,但人很善良,通情达理,又会木工手艺,能吃苦耐劳。因为他妹妹的事情,王大光和他的父亲王小坎也闹崩了,不久就分了家,分家后,小日子过的不错,可以说是有米有面,有滋有味。在人家都还在端白饭碗的时候,他家已经是不动锅铲不吃饭了。

  就这样大兰子不愿回去,秃子的妹妹跑得没有了踪影,大柱子爹赔了了闺女又没娶到儿媳妇。旮旯村的人们说,大柱子家这一回,亏吃大了。何半仙摞着山羊胡子对人说,这正应了“周郎妙计安天下,陪的夫人又折兵”那句老话。和李大山家不和的人,快活得不得了,比如那个和大柱子妈打过架的小广播,见到谁,都拍手打掌一番,“我叫你能,你能了一头紫疙瘩,报应呀,报应。”

  顶点小说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