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旧党消亡,勋贵忧心_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两处能够兑换,储备的现银也十分充足。

  大多时候,都不用提前预约。

  当然,还是需要交上一些手续费。

  对于大宗交易来说,交些手续费换取更大的便捷,也是可以接受的。

  总比来回运输的火耗要小得多。

  当然,大魏各部门的抵制,也与火耗有关。

  不过,正是费纮多年慎重的经营。

  汇票才以都中和金陵为中心,逐渐辐射整个大魏。

  甚至,在海外也能见到它的身影。

  到了景顺帝时期,汇票的使用越发频繁。

  不仅仅限于大宗交易,而是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

  之前,冯一博就特别喜欢使用汇票。

  可喜欢的前提,是信任。

  这个简陋的金融体系,能维持稳固。

  依靠的就是,费纮一贯的稳健。

  现在,一手缔造这个体系的人,即将告老还乡。

  冯一博自然隐隐担忧起汇票未来的价值。

  他最怕的,就是接手的人,因为缺钱而滥发。

  尤其是,眼下的大魏国库并不宽裕。

  若是没有金融常识的人接手。

  或是明知后果,却只能选择饮鸩止渴。

  那必然导致,这个简陋的金融体系爆雷。

  接下来恐怕就要面临挤兑。

  若是应对不及,汇票很可能就会失去信用。

  其中最可怕的后果,就是汇票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

  其实早在前些日子,朝中就传出赵舜君倒向景顺帝的消息。

  冯一博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景顺帝招揽他付出怎样的代价。

  赵舜君本就已经坐到户部尚书,能招揽他的位置。

  也就只剩入阁这个选项了。

  而赵舜君入阁,最大的可能就是顶替费纮。

  毕竟两人的功能重复,都是户部出身。

  何况费纮又早有退隐之心,曾多次上疏提出告老的请求。

  只要景顺帝顺水推舟,那赵舜君上位也顺理成章。

  事情确实也不出所料的,在朝着冯一博担心的方向发展。

  接下来,就要看赵舜君对汇票的政策是否慎重了。

  而除了这个原因,冯一博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之外。。

  他让东海郡弃用汇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在伊里安岛,陆续发现铜矿和金矿之后。

  冯一博就有了一个想法。

  而现在,大魏的金融体系又可能发生变化。

  那这个想法,也可以适当的开始准备了。

  这个想法,就是……

  金矿、铜矿都是钱,但想变成能花的钱,还差了一个步骤。

  那就是,铸币。

  大魏有明文规定,凡私铸铜钱者处以绞刑。

  但实际上,私下铸铜钱的不计其数,而且屡禁不止。

  尤其江南一带,还有人专门铸造铜钱为生。

  倭国没有自己的货币,自古以来用的就是中原的货币。

  这就导致,倭国比中原王朝的钱慌更为严重。

  于是就催生了不少私铸铜钱的勾当。

  这些铜钱运往倭国后,可以获利五倍!

  其中尤以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