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四章 农书_史上最稳太子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吐蕃的路上,被人给害死了。

  很多人都以为元廷入主中国,中国农业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当然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的,因为元廷许多达官显贵跑马圈地,将耕地变成养马场,粮食的产量是一年比一年低。

  但奇怪的是,农业技术上居然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自从汉代农学家赵过之后,千百年来,实际上农业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停滞阶段,期间的改变虽有,但很难有赵过那样革命性的变革。

  但在元代,这农业的发展,却展现出了一股不一般的生机。

  而朱标手中的这三本书,堪称是集元代的农业大成了,如果将这些农书刊印,分发到各地,那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将有着极大的帮助。

  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个,朱标才迫不及待的来到老朱的书房,将这三本书找出来。

  书找到了,但朱标旋即又意识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怎么印刷?

  现在这个时代,又不是后世,虽然活字印刷出来了,但是,作用范围很小。

  就比如宋濂,当初求学的时候,还是采用比较原始的方法,从别人那里借来书,然后自己手抄。

  这效率,简直低的可怜。

  要是用这么一种方式,那朱标觉得还是洗洗睡吧,别动这样的心思。

  摸着下巴,朱标觉得,这活字印刷术是该搞起来了。

  毕竟,这算是基础,以后要印刷的东西还多着呢,教育事业要发展,就离不开印刷术的进步。

  原先规模小,朱标没想起来,可眼下这都要全国范围内了,这印刷术再不提上日程就拖后腿了!

  可这印刷术怎么弄?

  朱标也是一脸懵逼,是真不知道,他在后世上学,并且考上了军校,可那是吃现成的。

  这印刷术具体如何操作,发展流程怎样的,朱标完全是个门外汉。就记得初中语文课本上有篇专门介绍胶泥活字印刷术的文言文。

  想了半天朱标都没想出个眉目出来,陡然间,朱标想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子,自己是真蠢,自己现在是太子啊,自己搞不定就交给下面人啊!

  自己还浪费脑细胞想这个做甚?

  而且,现在的胶泥活字印刷虽然有缺点,但也不是不能用,先凑活着用怎么了?

  等有了更好的,那再更新换代呗!

  想到这里,朱标觉得面前豁然开朗了。有些事情,换条思路想想也不是走不通。

  这古代能人多了去了,合理的利用这些大牛,这才是自己正确行走的方式。

  啥事都自己干,看似聪明,可那也是真蠢。

  想到了这里,朱标兴致勃勃的带着三本书回到了承乾宫中,明日将这件事情交待下去就可以了,怎么做,我不管,我看结果就行了。

  翌日,朱标听完李善长等人的汇报之后,当即将这件事说了一通,并且直接将三本农书甩了出来。

  在这件事上,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恢复农业生产,恢复民生,是仅次于北伐的大事,根本容不得李善长等人拒绝。

  杨宪当即领命,回去就召集工匠,负责印刷刊印三本农书。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