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9章龙岗山要塞_带着淘宝去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向哈桑湖地区进攻。

  蒋委员长听闻这个消息后精神大振,从“九一八事变”算起,华夏独力顶着日军全部压力已经整整七年时间!

  蒋委员长原以为强大的苏联肯定会恼羞成怒向日本正式宣战,若是那样必定会迫使日军从武汉分兵,甚至抗战局势发生根本性扭转!

  但是斯大林此时对西线的德军警惕有加,无心在东线大战日军,虽然后来大举反攻重创日军,但也仅止于此!

  而日军在被苏军打败后赶紧缩了回去,暂时放弃了武力进攻苏联的北进计划!

  遭遇惨败后,日本政府立即向苏联政府提出,愿意单方面后撤一公里。

  8月11日,根据日方的建议,双方停止战斗。

  苏军控制了张鼓峰,占领了沙草峰;日军撤退到图们江西岸,放弃了一向坚持的边界线。

  而后,双方签署协定书,领土维持现状不变。

  张鼓峰事件最后以日军的失败告终,苏军则趁机进占全部张鼓峰,将其划为“苏满(中)界山”,并将其在洋馆坪一带的控制区推进到图们江边,仅给华夏居民留出一条通往防川的狭窄“通道”。

  日本通过外交平息了和苏联的争端后,继续攻击九江外围,作为进攻武汉的前进基地,并在九江与合肥大规模集结作战部队,积极准备进攻武汉。

  蒋委员长最终只能是空欢喜一场!

  8月11日上午7点,高密龙岗山要塞!

  “哇,杨司令你这座要塞简直太牛了,即便是国防工事要塞,也不过于此!光凭它就可以将日军千军万马阻挡在高密境外!”

  今天他受到特别邀请前来观战,第一次登顶龙岗山要塞,从山脚一路坐车上来,看过沿途工事和山顶的巨型炮台,不由得叹为观止!

  高密作为杨帆根基所在,杨帆自然的不余遗力的进行防御,经过多方专家人才在实地勘察龙岗山地形后,精心设计了三道永久工事防线。

  第一道防线处在龙岗山山脚,是一道半环绕战壕!

  战壕采用混凝土夹杂钢板,修建了大量重机枪、战防炮、防炮洞等等工事,并且有地道与山腰以及山顶工事相通!

  必要时刻,山顶及山腰的援军可以从地道下山增援!

  第二道防线处在山腰,这道防线由6个大型钢筋水泥碉堡组成,里面有榴弹炮、高射炮、高射机枪、重机枪等重火力,另还有地道相连,与山脚的半环形战壕、山顶的主堡也能相互连通。

  第三道防线处在山顶,是一座极坚固的五层碉堡!

  这层五层碉堡的三层藏在地底下,两层则露出地表,底下有地道直通主峰底下的主堡,还设有医院、宿舍、指挥所以及弹药库等军用设施

  在防御方面杨帆做了令人发指的加固加厚,尤其是山顶主堡不仅有数米厚的钢筋水泥,其间还夹杂着半米厚的特种钢板,除了原子弹外,杨帆还真想不出有什么武器可以炸毁它!

  杨帆之所以这样丧心病狂,那还不是因为高密靠近海边,日军有重轰炸机,要是搞出个2吨、3吨的重型航弹来空投,防御弱了还真不够好使!

  至于山脚和山腰的防御工事同样也不算差,反正鬼子的重炮是别想敲碎的!

  杨帆笑了笑,有些得意的说道:“李长官,今天我请你来看出好戏!跟小鬼子练了20来天,也该弄点大动静了!”

  本站已启用全新域名让我们继续之旅!

  /chapter-19060-15320475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