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章 第二十八章_大明顽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完全两码事。天才会因创作而熠熠生辉,却有可能因工作而晦暗无光。

  可当皇帝,本身就是一项工作,而不是一个需要灵光一闪就结束的天才创意。

  就连弘治帝也没想到,小太子第一次整理奏折,就能如此像模像样,哪怕最后的批阅意见还是要问过他,但整个过程比他当年第一次接触政务时,不知要强多少倍。

  欣慰之余,他也不惜余力地给朱厚照讲各种奏折需要如何批复,何鼎如今已被提升为秉笔太监,不光在一旁伺候笔墨,还要替弘治帝批复奏折,按照皇帝的意见,一一批注回复,需要用印的用印,才算是完成今日的工作内容。

  朱厚照学得很快,出乎弘治帝的意料,也让他更加确信自己这一步没走错。

  次日的早朝,卯时已到,可宫门依旧未开,只有大太监何鼎宣读弘治帝的口谕,早朝暂免,诸事由内阁商议后继续将奏折提交文华殿,等候批复。

  原本还有好几个御史,听说小太子上书要推迟早朝之事,连夜奋笔疾书,准备今日一早就上书批判此事,维护祖制礼法,对他们而言,高于一切,甚至重于性命。

  然而,皇帝不接招,罢朝了。

  奏折堆积如山,何鼎带着几个小太监装箱抬走,留下一群大臣们在午门外议论纷纷,徘徊不去。

  有御史愤然说道:“陛下如此纵容太子,擅改祖制,如今是要推迟早朝,以后岂不是要怠政罢朝?不行,我等身为御史,必当不惜一死,也要劝谏君上!”

  “对!陛下若不上朝,我等就在此长跪不起!”

  “早朝不可变,祖制不可动!”

  年轻的御史们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激动,一旦有人带头,便群情激奋,最后干脆都聚集在午门之外的长阶上,跪求陛下上朝。

  刘健谢迁李东阳见状都摇了摇头,弘治帝虽然性情宽厚,可这般冲动上书,不但无法令皇帝改变主意,甚至会让皇帝感觉到他们在挑战自己的权威,最终适得其反,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何况,弘治帝的身体,也的确是个大问题。

  太医院的院正也私下里找了内阁三位阁老,委婉地劝说他们不可让皇上劳累过度,之前弘治帝勤政不怠,已经伤及根本,长此以往,若是弘治帝的身体支撑不住,那大家说什么都没用。

  大臣们不知道小太子的厉害也就罢了,内阁几位都是亲眼见识过的,也都给朱厚照兼任太傅,对他这几个月来的勤学好问,飞速进步都赞叹不已,若是他再大几岁,心性成熟一点,他们还真的乐意看到太子早日参政,替皇帝分忧。

  可问题就在于现在弘治帝的身体不好,小太子又年纪太小,贪玩好胜,难以控制。

  是的,对于几位阁老来说,小太子涉世未深,若是不加以控制,就他这脾气,必然会任性妄为,今日改早朝,明日或许就要改其他祖制,全凭个人喜好行事,实为大忌。

  尤其是那些御史们这般冲动行事,碰上小暴脾气的太子,真不知会出什么结果。

  “午门跪阶?”朱厚照不禁笑了,想当初,他被称为“暴君”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将上百位大臣在午门外罚跪,廷杖致死了十一人,他虽已记不清当时的具体原因,但比起堂弟朱厚熜来说,他这个暴君,似乎还差了几分。

  如今回头想想,廷杖除了唬住那些胆小的大臣,其他毫无益处,反倒落了下乘,他如今从头开始学习理政,或许第一件事,就是要想想,怎样和平解决大臣们爱跪午门求廷杖的毛病。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