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章 他来做什么?(今天加更,求推荐票,_我得给这世界上堂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章他来做什么?(今天加更,求推荐票,月票)

  《那年盛夏》签售会很成功。

  五天时间,总共卖出了五千多册。

  而林夏也在一夜间,网上成名了。

  一夜成名,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特别惊讶的事情,打开网络,似乎每天都会有新的“人物”出现,他们或正能量、或悲惨、或奇葩、或像个小丑,他们总能让网友们很快记住,然后很快忘却。

  这是一个浮躁的互联网世界。

  当然,在燕京大学这样的地方,成名似乎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学生们不会围着你、不会窃窃私语、老师们也不会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你……

  在这里几乎每天都会有记者过来采访某个学生,甚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学生上央视、上新闻。

  毕竟……

  这里有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有出国深造的奥数天才、也有年少成名的科研学者……

  一个青春文学新作家的成名,在这里似乎是普普通通的事情。

  虽然学校里,林夏一如之前一样生活着,但是在生活中,林夏多多少少有些困扰。

  虽然没多少人知道她的电话号码,但编辑杨姐和出版社的电话却是一茬接着一茬,甚至一天会几十个几十个地打。

  电话里,他们帮着各个圈内的人询问林夏,这其中有媒体的专访电话、有询问《那年盛夏》版权的电话、也有文化公司希望签约“明星作家”的电话、甚至娱乐公司的电话……

  当网络上,关于她越来越多的资料被“爆料”出来以后,越来越多的网友们都惊叹于她的“美貌”和“才华”,然后渐渐地,无形中,她身上多了“文学女神”、“燕大才女”之类的名头。

  流量有好处。

  能让你得到关注,能让伱的作品被更多人所知道。

  流量也有坏处。

  林夏意识到所有人都只是关心她的长相、她的学校、她的一些花边故事,却没有什么人关心她那本《那年盛夏》书的本身。

  《那年盛夏》似乎就是一场狂欢的附赠品一样。

  卖了这么多本书,到底有多少读者,是真正因为喜欢这本书而买的呢?

  她完全不知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违背了她的初衷。

  于是……

  对于出版社的任何请求,她都是选择拒绝,也不签约任何明星造势公司,她只想等着喧嚣过后,再看看真实状态下的《那年盛夏》到底怎么样。

  书销量好,自然是一件好事。

  但她得静下心来。

  她要当的是一名作家,而不是“明星”更不是什么“明星作家”……

  热潮和喧嚣之中。

  她跟张盼盼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微妙了起来。

  自从拒绝张盼盼公司的版权购买以后,张盼盼便差不多有四天没有跟她联系过了。

  自己联系她,却始终提示电话在通话之中。

  林夏知道她生气了……

  九月十日中午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