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章 才子风流_鲁班风水秘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能怪太爷爷目光短浅,实际上这是当时很多地主阶级的选择,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土崩瓦解皇帝的退位导致局势不稳定,明哲保身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所以太爷爷当时留给郭登科的任务并非是出去扩张生意打家业,而是守家业,过上一辈子衣食无忧的富家少爷便可。

  太爷爷一辈子都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后来都不停的抽空学习读书写自传,他对郭登科的学业自然也有要求,不管当时郭家的生意如何,太爷爷给郭登科请的先生都是洛阳城顶尖的,一开始郭登科读的是旧学,也就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八股文,在中华民国成立的时候,当时的郭登科已经十六岁了,太爷爷又把郭登科送往求学,接受“新学”。

  所以说太爷爷对郭登科的要求虽然是守家业,却在郭登科的教育上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经历。

  这样的培养看似是完全没有毛病,但是仔细的分析就足以看出来太爷爷对郭登科的期盼和对他的培养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接受了新学熏陶的郭登科自然不会满足于太爷爷对于他守家的要求。

  按照祖上流下来的故事,郭登科在二十一岁返回洛阳之后,太爷爷便着手为郭登科安排婚事,这样的年纪在当时绝对已经到了婚配之年,太爷爷帮他选中了一个以前生意场上赵姓朋友家的千金,所谓什么人跟什么人玩,这叫圈子,以太爷爷性格和眼界来说,他赵姓的这家朋友自然也是守旧派的地主家庭。赵姓小姐从小到大所秉承的教育肯定是老式女子的教育方式,三从四德,相夫教子。

  接受了新学教育熏陶的郭登科自然不愿意娶一个守旧的赵家姑娘,这也是父子二人新旧思想的第一次冲突,这场父子的冲突以郭登科落败同意回家结婚而告终,只不过在婚礼过后的第二天早上,郭登科便留下一封书信飘然而去。

  关于此事,坊间有一个传闻,传闻说新婚之夜当郭登科看到赵氏因为从小裹脚而形成旧社会畸形审美的“三寸金莲”的时候,当场呕吐了起来。他实在是欣赏不来那畸形双脚到底有什么样的美感,因此哪怕赵氏容貌其实十分秀丽,他也全无了半点的兴趣。

  郭登科婚后第二天出逃的行为让太爷爷极为气愤,赵家听说消息也来兴师问罪,不过两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总不想这事儿闹的太丢脸,尽量还是把郭登科叫回来继续过日子此事也便是算了,在大人们眼中孩子不过是因为顽劣罢了,太爷爷只要断了郭登科的钱财供给,在外面活不下去的郭登科自然会在山穷水尽之下回家。

  结果太爷爷和赵老爷都小看了郭登科,在当时一百人九十八个都是文盲的大局势下,从小接受私塾教育十六岁外出学新学归来的郭登科可谓是天之骄子,这样的人才怎么可能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