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5 王冠贩子_远征欧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和天主教的关系,天主教在兰芳似乎也受到某种程度的照顾,不过这一点同样并不明显。

  还有佛教,其实这个才是以前在华人中传播最广泛的宗教,但秦致远对于佛教的“出家”思想并不感冒,因此在兰芳的传播就有点问题。

  佛教在民国,其实是个很吃香的行业,因为寺院有田产,又不需要交租,因此僧人的生活也还算不错。而在兰芳,不管是佛教还是天主教,又或者是道教,都不允许有任何财产,他们唯一的进项就是要依靠信众的捐赠,而且还不准刻意诱导。

  这样一来,兰芳的宗教就单纯许多,没有太多的衍生利益,也就不会滋生太多麻烦。

  当然了,对于兰芳的这项政策,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比如天主教的莱德・奥尔巴赫。

  在秦致远崛起的过程中,天主教出力甚巨,甚至到现在,天主教仍然继续给秦致远提供每个月500万美元的资金。

  这个数字和以前相比涨了不少,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秦致远的地位也在提高,兰芳国王相对于外籍军团的军团长,地位已经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本笃十五世需要更多地筹码,才能维持在秦致远心中的地位。

  既然有投资,那么就有所求。

  这一点秦致远很清楚。

  在秦致远返回兰芳之后,奥尔巴赫也跟着秦致远后脚抵达兰芳,于是蓬莱岛就成了天主教在亚洲的宗教中心。

  就在目前的蓬莱岛上,一个规模宏大的教堂正在建设中,奥尔巴赫野心勃勃的宣称,要把天主教建成堪比巴黎圣母院那样的地标性建筑,因此建筑周期有可能长达数十年。

  秦致远对此持鼓励态度,在蓬莱岛建设一个堪比巴黎圣母院的大教堂,至少可以为蓬莱岛增加一处风景名胜,也更有利于蓬莱岛上研究所里的西方人安心工作。

  后世的pla在国际上饱受诟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pla们没有宗教信仰,而这一点在西方社会来说不可思议的。

  人怎么能没有信仰?

  这是很多西方人知道这个事实的第一反应。

  西方人不理解东方人为什么没有信仰,就像是东方人同样不理解西方为什么人人都必须有信仰一样。

  欧洲曾经长期处于教会的统治之下,虽然现在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已经独立,但宗教仍在世俗国家内拥有庞大的影响力,并且因为传统,欧洲人确实是基本上人人都有信仰。

  而东方不同,在东方,从来没有出现过宗教大于国家的情况,更没有出现过“宗教国家”这一概念,因此东方人对于宗教的态度就是可有可无,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去信。

  秦致远自认为不可能像另一个时空中的pla一样,在全世界的白眼和嘲讽中独立前行,并且昂首挺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秦致远想使用另一种方式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