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3章 弟子请长缨_回到明朝当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一个商人……岂能拒绝?

  “那便再等等看吧!”

  得知消息的弘治皇帝面色有些严肃。

  如果可以的话,他当然希望这新税法一帆风顺的推行。

  但,就眼前的事态来看,似乎不大明朗啊!

  按照操作手法来看,那康海几乎一直用的是宁远的推行法子,包括强制停业一日等,也都是宁远在京城推行税法所有的手段。

  只是……而今自京城变为房县一个小城,按理说应该更加容易,可不知为何……那房县的事态,教人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啊!

  晚些时候,宁府。

  “用修,你来说说,此事如何?”宁远直接问。

  “这……”

  杨慎仔细想了想道:“恩师,弟子以为,此事应不大,定不会长久。”

  宁远没有作答,望向一侧:“伯虎,你以为呢?”

  旁边的唐寅却是缓缓摇头:“弟子以为,那康海……可能会失利!”

  宁远有些诧异似的道:“怎么说?”

  唐寅认真道:“很简单,诸多商人固然逐利,可长时间不营业,万千百姓民生将不复,首先挺不住的……定是万千百姓!”

  “用修,你看到了吧?”宁远斜瞥一眼。

  道理便是如此。

  事关诸多商户与百姓。

  万千商户同时关门,是为了给县衙以及朝廷施压,受累、受罪的,首先便那无数的百姓。

  买不到东西了啊!

  所谓商人逐利,道理上自是对的,但……用错地方了。

  相比于无数买不到生活必需品的百姓,那诸多商人即便是少营业几日……又如何呢?

  届时,无数百姓先挺不住了,朝廷这边势必会头疼,继而想办法解决。

  那么,如何解决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先自新商税上入手吧!

  如此,便可倒逼朝廷取消,或在一定程度减少商税。

  这也是传统儒学治理四方的一个弊端。

  叫那康海做学问,说不定是极好的,可要却管理一方,去治理一地,去推行新政,仅仅是凭借儒家那些学问……未必够用!

  “以点窥面!”

  宁远缓缓道:“房县新税的推广,很是重要,干系到接下来的万千举措。”

  说直白一些,无论的减税还是免税,亦或是改制科举,都与这房县试推行有着莫大关系。

  陛下那边考虑的是一个平衡的问题,所以才叫那康海去房县推行新税。

  而假若康海……不行呢?

  “师兄,如此说来,那康海当真会失利?”杨慎不禁睁大眼。

  “不知道……”

  唐寅的话很少,认真斟酌一番,低声道:“师弟,这也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你大概也知道一些,所以,你也应该知道供需当平等这个道理!”

  供需平等?

  杨慎侧目。

  他当然听说这四个字,尤其是接触经济方面的问题后,可不止一次听说过这个词。

  然,眼下再听到此道理,再与房县的问题结合起来,一时又仿佛打开新天地一般。

  片刻后,杨慎伏跪下去,果决道:“恩师,弟子请长缨……”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