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四章 嫁妆_农家记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不管家里的小字辈们如何抓耳挠腮的追着罗冀团团转,长辈们已在为着秦连凤的婚事做着最后的准备,自是忙的热火朝天。乐-文

  转眼又到了约定的日子,秦家的水乡家常菜、新人两进的崭新院落、姚氏兄弟妯娌的谦和周到、秦家的分家情况……都让过来做客的郭家人感到宾至如归,对于这桩婚事,也再没甚的好担心的地方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先是秦连虎陪着大媒方良许氏两口子亲去郭家下了催妆,再到第二天刚过晌午,郭家的嫁妆也伴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进了秦家大门。

  又径直抬入了内院新房之中,摆在已经栽上了花木,又张灯结彩,看起来喜气洋洋的庭院里供姻亲故旧乡邻们观看。

  嫁妆并不算多。

  不过郭家人到底是买卖人出身,何况又是经营的水八仙的买卖,自是再明白不过“人离乡贱,物离乡贵”的道理的。

  再加上也是为着远嫁的新娘子能有个念想,所以嫁妆之中,不管是绸缎也好首饰也罢,还有铜、锡、瓷、竹、木一干的器具,一多半都是南边儿少见的京作式样,反而京城之中从来都非常时新的南作式样只占了一小半儿。

  一院子见惯了南边儿精巧俊秀式样的女眷们大多都是头一遭看到这样质朴典雅的京作式样,自然觉得气派不凡,啧啧称奇。

  何况除了整套的家什之外,床帐被褥、茶酒餐具、卧房用具都是成套的,尤其金银首饰,不但俱是成套的头面,还一多半都是分量十足的新金。

  不免叫人交口称赞。

  只也有家底殷实的妇道人家,不免觉得这么一注嫁妆,搁在旁人家那还罢了。可不说秦家已经分家,不管数目几何,秦连凤都已是分得了一大注的家产。只说光是摆在这么一间三间两进的院子里,也实在是有些不够瞧的。

  至于秦家之外,沿途观看到嫁妆行列的崇塘百姓,也有不同的声音。

  秦家同郭家结亲一事儿,本就不曾大张旗鼓,好多有心人其实都是在八仙居的商船靠岸之后,甚至是昨儿秦家下催妆之后才有所耳闻的。

  不知道郭家来路的,都以为是哪路神仙,忙去打听。那些个知道郭家底细的,不由有些懵。

  要知道这两三年来,虽说旧年着实风言风语了一回,可偌大崇塘,最不缺的就是纷至沓来新旧交替的流言了,随着时间流逝尘埃落定,还是有为数不少回过神来的财主乡绅仍旧想同秦家结门亲的。

  在这些人看来,虽说秦家第三代的小小子小丫头们也陆续长成,可到底差了一辈。

  不说旁的,只说秦连凤这个老来子,这辈子哪怕甚的都不用干,就是躺在秦白芹上,亦能衣食无忧。

  可差了一辈,或许再是没有这样的底气,也没有这样的话语权的。

  却没想到秦家出了名的挑剔,千挑万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