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二章 黄梅_农家记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雨也好,还是能砸的人一个激灵的倾盆大雨也罢,就算是不下雨也能叫人身上热乎乎湿漉漉的连阴天,花椒都再无厌烦之心。

  只满怀希冀的祈祷它们都要乖乖的,该来就来,该回就会,说好明年再相见。

  可不免叫花椒有些挠头的是,白云苍狗,这世间却是没甚的事儿是一成不变的。

  就好比花椒不大不小,也长到九岁了,从还在罗氏肚子里算起,就找不出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黄梅时节来。

  除了芒种节气的“正黄梅”,小满节气的“旱黄梅”,夏至节气的“甜黄梅”……甚至于还有甚的“黄梅不管”、“倒黄梅”的,轮番上阵。

  短的一旬不到,来去匆匆。长的两个来月,甚至还要同秋老虎照个面。

  就譬如今年,就又是一个迟黄梅。

  因着梅雨开始的时候,别说芒种节气了,就连夏至节气都快过去了,等于将一季黄梅中的前半截——半个月左右的莳天,一斧头下去砍了个精光,就剩了后半截——同样半个月左右的梅天。

  却是从“入梅”的那天起,完全没有甚的绵绵细雨打个招呼的,打头就是铺天盖地的雷雨天。

  据秦老爹所说,这样的黄梅天,在莲溪又常常被称为“阵头黄梅”,别看人持续的时间一般不长,可志气却足,好似要把之前耽误了半拉月的雨水一道补足了似的,降雨量那叫一个集中。

  这样的时气并不正常,却也不是没有迹象可寻的。

  毕竟今年清明却是难得的不曾落雨的。

  清明有雨早黄梅,清明无雨旱黄梅。

  这也是谚语。

  可搁在往年,对于再没甚的不曾经历过,吃苦都能吃成阿弥陀佛的的庄户人家来说,就算是黄梅迟了些,雨量大了些,也不算甚的,只要熬过这段辰光的田间管理也就成了。

  顶多一天做到夜罢了。

  然后日子过得再精细一些的人家,会仔细一番家中的防雨防潮以及防霉,还会留心阖家老少的身体状况。

  可对于秦家来说,却是颇有些两头烧的感觉的。

  毕竟这样的黄梅天,绝对不是远行的好辰光,更不是赶考的好时间。

  可偏偏今年,不光是大堂哥五月初上,就特地风尘仆仆的赶回了家,准备参加今科六月的院试。

  还有齐齐过了府试这一关卡的二堂哥、三堂哥、以及六哥,因着短短两个月中,经历了两次六场的考试后,俱都万幸不曾烤糊了。

  到底少年人,自然油然生出了两分斗志来,齐齐决定一鼓作气,跟着大堂哥前往省城历练一番。

  就算考不过,也不算甚的,就当做长见识了。

  既是孩子们都决定了,长辈们自然没有二话,自是全力支持的。

  从四月底开始,为着四兄弟的考试,阖家都动了起来。

  而那厢李巡检在暗搓搓地笑得见牙不见眼之后,搓了搓手,索性大手一挥,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