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章理想不能代替现实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惠王不吃张仪的敬酒,秦惠王送来罚酒,发兵攻打曲沃(今河南灵宝东北)和平周(今山西介休西)。

  结果魏国仍然不堪一击,秦军大胜而归。攻陷曲沃和平周后,秦王对张仪万分优待。

  如果没有张仪出使魏国,干扰魏人的视线,魏国肯定不会这么容易就被打败,秦王因此优待张仪。游说魏王不成,致使秦王大怒发兵,耗费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家积累,还无功受禄,张仪心里过意不去,不好意思回秦国,所以继续待在魏国。

  在一个制度不健全的国家,如果老国君突然死去,可能会引发内乱。如果魏惠王死后,魏国发生内乱,张仪就可以居中策划魏国依附秦国。即使魏国不发生内乱,继位的也是新君。新君社会经验不足,张仪更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老魏王顽固不听话,张仪只能打新魏王的主意。四年后,老魏王果然死了,新魏王继位,人称魏哀王。将门出虎子,魏哀王也不是省油的灯。魏哀王虽年轻气盛,却并非毫无头脑,所以并没有被张仪的计谋蛊惑。

  四年的宝贵光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游说仍旧毫无结果,张仪勃然大怒。既然游说不成,他便开始暗地里策划秦国攻打魏国。

  魏惠王在位时没有打过秦国,魏哀王还是打不过秦国。秦、魏两军相遇,参战的士兵未必相同,战争的结果却是一样的,即魏国只有挨打的份。

  自从庞涓死后,魏国一蹶不振,接连被秦、齐欺压。东有强齐,西有猛秦,魏国两头受气。两个强大的国家夹击魏国,就像两座大山一齐压向魏国,魏国无力抗拒,除了挨打还是挨打。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至理名言。在混乱的战国,这句话更被封为金科玉律。

  被秦国打败一年后,魏国接着在观津(今河南清丰南)大败给齐国。偌大的一个魏国,随着土地一天天被削割,国家已经危如垒卵。

  在秦国接二连三的打击下,魏国衰落之势愈来愈快。

  魏国衰落了,无论大国小国都想趁火打劫,秦国更想将其吞并。但与魏国接壤的韩国开始担心起唇亡齿寒的问题。所以当强秦将魏国逼上绝路,韩国站出来尽力帮魏国解围。秦国欲出兵伐魏,小小的韩国敢跳出来干扰,秦王大怒,于是发兵攻打韩国。结果秦、韩两国军队相遇,韩军势弱,不堪一击,被秦军斩杀8万余人。

  秦国一举诛杀8万多韩军,诸侯国十分恐惧,对秦国更加畏惧。

  古代战争,人力很重要,极少出现斩杀8万敌人的情况。秦国破除旧例大开杀戒,诸国国君已经开始胆战心惊了。

  秦军不惜残害俘虏上演一出杀鸡儆猴的好戏,为的就是能够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声威,张仪抓紧时机再次游说魏哀王。

  魏国土地不到一千里,军队不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