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6章 西顾的巨熊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局势恢复,我德意志再出面加以利诱挑拨,相信他应该会很愉快的决定整军备战。前往远东对日本实施复仇的。”

  听到这里,清英的眉头不由得渐渐皱了起来。从沙皇尼古拉的个人意愿而言。自然是迫切的想要摁死给他造成了屈辱的日本无疑,然而威廉在比约克岛之行中对沙皇的“诱骗”失败,却无疑是显露出了俄国皇帝的意志已经不再意味着绝对的威权。历史上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败之后并没有前往远东去找日本复仇,绝非是尼古拉二世大发慈悲的放过日本人,而是有着广泛而深远的缘由。

  1905年9月,日俄停战的朴茨茅斯合约在美国签订,然而战争造成的影响却并未就此散去,仍像阴霾一样笼罩在日俄两国的上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留给交战双方的都是一个烂得惊人的烂摊子,其中又以俄国的糟糕局势更加为甚:国家财政濒临崩溃的俄国,不得不再度向法国的银行资本家们求助,如此一来,俄国的国家政策也就再一次打上了深深的法国元素。而无论是从哪个角度上来看,俄国的东进战略都是法国所根本无法接受的!与此同时,英国出于担心英法协约在陆地上的乏力,急需俄国这个庞然大物在东线牵制住德国的力量,因而也通过各种手段来威胁规劝沙皇将目光重新投向欧洲。在外部压力的干涉下,自身因日俄战争的巨额消耗、和动荡混乱的国内形势而极端虚弱的沙皇政府,也是无法挺起任何想要反抗的腰板。

  从军事上看,俄国也必须暂时放弃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日俄战争的失败清晰的彰显了一个事实结论:俄国在远东地区胜利的可能性,与俄军战略力量从欧洲向远东投掷的距离成反比。俄国在远东经济实力过于薄弱,漫长的路程会极大的稀释他们本可以在远东地区投放的军事力量;单靠一条尚未完全通车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根本无力支撑起他们在人烟稀少、万里荒原的东方土地上的侵吞战略。相比于俄国陆军120万人的常备军力和动员后可超过600万的恐怖数字,他们在远东战场上所维持的兵力,在最多的时候都只有不到70万人的规模便足见一斑。至于海军……他们在对马海战中把老本都给输了个干净的行为便是最好的例证,事实已经证明,这种不切实际的万里远征就纯粹是去送肉!

  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俄国的根本核心利益并不在远东。

  ———————————————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由前财政大臣维特所力主兴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使得俄国获得了染指远东的绿色通道,“黄俄罗斯”的大片土地和永久不冻港的诱惑始终萦绕在圣彼得堡的心头;然而自彼得大帝以来,横跨亚欧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