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2章 以学术论高低_智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先进技术,内部近乎透明的运行体系。

  有才华的人会迅速脱颖而出。

  安东尼奥在露西亚的研究所,其多年以来的表现,就是一个咸鱼一般的二流研究员。

  然而他之所以像一条咸鱼,那是因为自己不想低声下气的求人,加上有好几次,他的研究成果被研究所的负责人占为己有。

  来到智人公司工作之后,安东尼奥仿佛脱胎换骨了一般。

  在充足的资源支持下,加上大量航天专业的新人类员工,他搞出了不少高价值的航天技术。

  比如,之前安东尼奥研发的一级运载火箭冷回收系统。

  这个技术不同于猎鹰运载火箭的热回收,食猿雕级运载火箭的第一级,在和第二级分离之后,会直接打开无动力的滑翔翼装置,然后借助电机调整滑翔翼,让第一级重新飞回发射场附近的回收机场。

  使用这个技术,可以避免猎鹰运载火箭的缺点,即有效载荷被回收系统挤占的问题。

  有时候科研环境对于科研的影响,要大于经费对于科研的影响。

  在智人公司这种体系下,真正有才华的人,才可以崭露头角,那些尸位素餐的人基本不会有话语权。

  看起来非常残酷,这是典型的唯学术能力论高下,没有一点人情味。

  但这就是智人公司科学事业部的核心理念。

  科学就是科学,科学就是非黑即白,不存在模棱两可的灰。

  要在科学事业部的管理体系中脱颖而出,第一要素就是科研能力和学术成就,其他的工作年限、老师是谁、得了什么国际奖项之类,其实都是无关紧要的。

  哪怕是诺奖得主,在智人公司也不一定可以混的开。

  这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智人公司的科研人员大多数都是二三十岁,只有少数超过40岁。

  安东尼奥今年也才38岁。

  而很多国际大奖的获得者,往往都是五六十岁起步,这已经是老人了,去教书还可以,搞科研创造还真比不上年轻人。

  更何况智人公司内部并不认可诺贝尔奖,已经自成一体的智人公司学术界,和国际学术界的隔阂非常严重。

  特别是自造科学名词、使用多语言混杂写论文这两件事,几乎让智人公司的学术界和国际学术界分道扬镳。

  安东尼奥就非常鄙夷国际学术界,他自从来到智人公司工作,就坚定的认为,只有智人公司内部才拥有纯粹的学术界。

  国际学术界的那帮家伙,很多都是靠裙带和师生关系,加上各个地区拉帮结派,以及各个资本势力的暗箱操作,早已经被搞得乌烟瘴气。

  真正埋头搞科学研究的人,如果没有老师同学和幕后老板的支持,其实是很难出头的。

  安东尼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老师去世之后,就被研究所边缘化。

  而在智人公司,只要你有能力,又足够努力,哪怕不讨好上司和同事,也可以获得提拔,完全不用担心其他问题。

  安东尼奥可以成为拉蒙港航天城的总工程师,就是靠自己的才华和努力。

  他记下李青叶的安排,又继续带着李青叶考察载人飞船的装配车间。

  由于智人公司的生物技术非常厉害,载人飞船的设计反倒简单一些,毕竟生物细胞制造的特殊设备具备自我修复能力。

  而常规的航天器,尽管有三倍冗余的设计,但是电子芯片和精密仪器却无法自我修复,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故障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在载人飞船装配车间一侧,就是一个辅助训练场,专门为宇航员测试载人飞船而设立的。

  十几个宇航员穿着特制的太空外骨骼设备,里里外外套了好几层,这些宇航服同样具备自我修复能力。

  他们此时正穿着特制的宇航服,在5米深度的游泳池池底,模拟着微重力的环境,对于行动的影响。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