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0章 共振频率_智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象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而这一次钴弹实验,竟然无意间让他们发现了伽马射线闪电的形成机制。

  杜海当即和1377实验室的负责人沟通,重新调整实验,准备研究不同气体、压缩度、流速、金属阻隔层下,伽马射线产生的电流情况。

  通过重新设计之后,他们粗略准备了上百个对照组,准备一个个测试过去,争取尽快搞清楚伽马射线闪电形成的最佳条件。

  另一边。

  杜海又盘算着如何快速生产钴60。

  如果要将钴60作为核电池的原材料,那肯定不能使用核爆的方式生产钴60,只能采用其他方案。

  虽然作为核电池的原材料,钴60只有5.27年的半衰期,不符合核电池长期使用的要求。

  但架不住其热电效率高和能量密度比较好。

  而且钴60在衰变之后,会变成稳定性极高的镍60,镍60是非放射性元素,这方便核电池的报废处理。

  在外太空领域,或许钴60核电池不太适合。

  但是在地球内部,钴60核电池却大有可为,一些特殊领域需要用到自持比较好的能源系统。

  比如重型外骨骼装甲,如果可以配备一个十公斤的钴60核电池(含有钴60五公斤),那发电功率就可以达到93.8千瓦。

  现在使用的轻型外骨骼,通常需要搭配笨重的三元复合电池,导致外骨骼的一部分动力浪费在支撑20公斤的电池上。

  如果采用钴60核电池,那完全可以压缩到2公斤级别。

  不过杜海也知道,由于钴60的危险性非常高,公司大概率不会随便推出民用版本,最多给新人类配备一批。

  毕竟自然人员工存在不确定性,万一有人发疯了,直接取出核电池里面的钴60,在城市里面释放,那绝对是一个灾难。

  倒是全面新人类化的安保队,可以考虑装备一批核电池。

  他思考了半天,又联系了核电研究所那边的同事,让他们赶紧配合1377实验室,争取早日实现钴60核电池的实用化。

  至于伽马射线发电机制,能不能应用到其他核电中。

  杜海和李维斯博士等人讨论之后,可以作为辅助发电系统,但是作为发电主力,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和目前的核电发电原理有关系,无论是核裂变,还是核聚变,其主要的能量都蕴含在释放出来的热中子上,而不是在光辐射上。

  因此核电主力还是烧开水。

  不过地炉式核聚变反应堆,倒是可以使用伽马射线发电系统,毕竟地炉式核聚变反应堆本质上,就是引爆微型氢弹,这是会产生大量伽马射线的。

  之前的熔盐发电系统,只能吸收一部分光辐射,对于伽马射线的吸收率非常低,只能靠铅板复合层硬抗,这一部分能量都被浪费掉了。

  半个月后。

  核电研究所都1377实验室,6个测试小组一共进行了32次对照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基本摸出了伽马射线发电机制的的一些情况,包括使用什么气体最好、最佳压缩比、最佳气体流速、气体和金属板的厚度之类。

  同时另一个实验室,则根据这些数据,设计钴60核电池系统。

  毕竟这是拥有超强放射性的东西,设计起来非常麻烦,尽管通过空气共振频率吸收了绝大部分的伽马射线,但仍然有0.21%左右的伽马射线会穿透气体层。

  因此需要设置一个厚度适合的复合铅板,以及一个强度足够高的保护壳,同时又要兼顾小型化和发电功率。

  一众研究员和工程师面对这些要求,头都快秃了。

  杜海在迪戈加西亚岛也待不下去了,他现在归心似箭,就想跑回去研究核电池。

  但是还没有等他打报告上去,基地长勒功就带着外安事业部的几名高管过来了。

  杜海又被拉过去开会。

  他对于外安事业部的来意一头雾水,毕竟钴弹的主研团队是李维斯博士那边的,和他的核电研究所有什么关系?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