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8章 热河和沈阳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祯一行终于抵达了热河岔口,周三畏的担心很快就消去了。比起在热河城堡、屯垦村子上的投入,皇帝显然更关心城堡的建设和屯垦村的汉人移民能否扎根下去,还有这些村子里的自卫队究竟有没有战斗力。

  而周三畏听说了皇帝在前来热河的途中,向周边的各蒙古部族发出邀请,准备在15日举办一场那达慕大会,并召集各部首领会盟后,他似乎明白了皇帝的用意,于是开始积极的准备了起来。

  周三畏原本设想好的演习计划,也随之进行了一点调整,他准备在那达慕大会的举行期间,向参与大会的蒙古各部展示明军的力量。周三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崇祯之后,立刻获得了崇祯的首肯。

  朱由检很快就发现,在那达慕大会召开之前,他似乎暂时没事可做了。修筑热河城堡的总设计师苏然很快向皇帝建议到,在热河上游靠近山区的地方有不少温泉,他不妨前去泡泡温泉解除长途跋涉留下的疲惫。

  对于这样好的建议,朱由检自然不会拒绝,于是他带着海兰珠施施然的沿着热河而上,去寻找苏然所说的温泉去了。

  就在崇祯忙中偷闲的泡温泉时,在沈阳的田弘遇经过了艰难的谈判之后,总算和多尔衮、达海达成了一份关于商业上的协议。

  田弘遇在粮食贸易上作出了让步,以换取后金在大豆贸易上的退让。由于黄台吉的命令,大豆被列入了后金的粮食储备,出口数量不得超过75万石,以此来应对明国对后金的粮食禁运政策。

  大豆虽然可以作为粮食食用,但口感实在不好,除非没的选择,否则没人愿意当成一日三餐的主食。但是大豆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却是极为重要的油料作物,榨完油后的豆粕更是牲口饲料的主要来源,为了保证大豆市场不发生激烈的变化,田弘遇建议以大米换取大豆,如此双方在粮食控制上就都不吃亏了。

  黄台吉其实并不想进行这样的交换,因为在东北,大米的价值是大豆的4倍,能够计较口感的都是后金的上层人士,但是对于底层的平民来说,能够保证不饿肚子已经是最大的愿望了。

  从表面上看,粮食换粮食大家都没吃亏,但事实上后金的粮食总量还是减少了,这对于底层的平民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在事关后金中、上层人士的福利上,即便是那些坚定的站在他一边的汉官们,这次都是支持用大米换大豆的。无法违拗整个后金统治阶层意志的黄台吉,最终还是默许了大豆换大米的贸易方式。

  解除了大豆贸易的危机之后,双方接下来最为重要的谈判内容,主要就是两点,一个就是阿敏和公司此前谈妥的贸易利益,现在要如何分配给各旗;另一个就是营口港的管理权力和经济利益如何分配。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