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8章 宏观调控?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户部和朝堂上的权威,自然也是要寻找办法出来抵消银行挥舞着金钱的影响力的。

  在他们看来,以中央银行为代表的三家银行,他们现在日趋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来源于三家银行所拥有的资金上。

  这三家银行用股东和储户的白银为储备,发行了在市面上看似一钱不值的纸币,作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

  原本他们以为,这个问题几乎无解,因为想要夺回朝廷对纸币的发行权,首先就要有白银或是黄金储备。但是以大明现在的经济状况,恐怕永远也无法做到。

  但是随着三家银行共同提出,超出储备本金的数目发行纸币的要求后,郭允厚同户部的官员经过认真的汇总计算,发觉纸币的发行其实未必需要白银储备。

  超过储备本金的数目发行纸币,就等于是在无中生有。但是因为市场上用纸币还是能够买到和以前一样数目的物品,所以这些无中生有的纸币,也就成了真正的有价值的货币。

  这些看起来同废纸没什么区别的纸币,同之前可以兑换到足额白银的纸币,在市场上完全没有区别。

  如此一来,户部的官员便认为,其实朝廷发行的纸币价值,同纸币上的面额和可兑换的白银数目并没有什么关系。

  决定了一张纸币价值的,是这张纸币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多少价值的商品。也就是说,如果户部想要夺回纸币发行权,不一定要有天量的白银储备,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和棉花也可以。

  一元钱能够买到一担棉花,那么这一元钱就价值一担棉花。一元钱能够买到一石大米,那么它就价值一石大米。只要市场上的物资能用纸币买到,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

  粮食局和储棉局,只要户部控制了这两个部门,那么纸币就会脱离现在的银本位,而成为朝廷手中控制物资的价值表现。

  而同粮食相比,棉花似乎更适合于朝廷控制,毕竟布匹的保存期比粮食长的多。

  对于郭允厚、王渊思,朱由检并无心去猜测,他们的想法在思路上是正确的,但是能不能做到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当年新中国成立时,面对上海资本家的囤积居奇,不就是使用了国家管控的粮食、布匹、煤炭,硬生生的把这些资本家的口袋给撑破了,这才夺回了经济话语权的么。

  以现在户部官员的执行能力,朱由检并不看好他们能够有什么作为。但是他们能够去这么想,已经给了朱由检一个很好的惊喜了。

  从国家层面去管理有关于国计民生的物资流动,从而牢牢的把握住经济命脉,这不就是宏观调控么。

  赞同了户部提出的建议之后,朱由检转头对着一边的黄立极说道:“黄先生,既然说到了治理蝗虫的事,我看不如今天就定下来,由内阁牵头成立一个治蝗小组,对黄河中下游地区进行专门的蝗虫治理工作。

  不管是开发荒地种植棉花,还是植树造林,还是进行预防性的扑杀蝗虫,我觉得还是应该统一规划,分区负责为好。否则一旦等到蝗灾大起,我们不管做什么都晚了不是么?”

  对于崇祯的提议,黄立极自然毫无异议,他颇为轻快的说道:“臣愿意在内阁会议上提出这个主张,到时臣会亲自担任这个治蝗小组的负责人…”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