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48章 离开京城的商队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各族人心。但是后金作为一个新建国家,它在开国初期爆发出来的那种朝气和锐气,自然不是垂暮期的大明所能比拟的。

  但凡想要做些什么事,不管未做之前看起来有多艰难,但最后都能一一完成。在外人看起来,简直犹如天助,这便是最为吸引人心的朝锐之气。

  相比起大明官员之间的互相倾轧,明明握着一手好牌最后都能打出一个臭不可闻的结局,完全让大明看起来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像范文程这样的地方士绅,自然就会认为天命已经开始流转了。

  然而此次的关内之行,却让范文程看到了一处同现在的大明格格不入的城市。他完全不明白,一个对后金崛起束手无策的迟暮王朝,如何会出现像北京这样充满了无限生机的城市。

  在这座大明的都城之中,传闻中骄横跋扈的勋贵豪门,还有形如仆役的京营军士,他几乎就没有碰到过。

  虽说京城是天子脚下,但是行走在街道上的京城百姓,那种毫无提防,一脸安心的神情,实在是范文程在关内外各处从未见到过的模样。

  即便是治安比从前好的多的沈阳,城中百姓也要时常耳听八方,免得一不小心冲撞了某位贵人。

  出则为军,入则为民的女真亲贵,对于冲撞了自己的普通百姓,赏一顿马鞭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如果真要认真分辨起来,沈阳的活力更像是一种野性未驯,是一种无序而混乱的边疆居民生活。而北京的活力,则完全是在约束之下的秩序生活。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这些活力之外,更让范文程感到惊讶的,便是京城在思想上的活跃。

  燕京大学无疑是一个让他又是痛恨又是难以忘怀的地方,在京城的这一个多月中,基本上只要有时间他便会去大学中听取那些奇谈怪论。

  虽然他每次听到这些言论时,都会感觉心浮气躁,胸口发闷,恨不得上去同这些学子们辩驳一番。不过限于他现在的身份,最终还是强自忍耐住了。

  每次从大学返回住所,他便恶狠狠的想着,再不去这大学校园之内,听这些乌七八糟的言论。

  但是每每空闲下来,他便又不自觉的走到了大学校园之中,听着那些完全迥异于孔孟之言的理论和思考。

  这种东西方文化在学术思想上的激烈碰撞,让范文程感觉自己的学问,似乎日日有所增益。

  只可惜,年前一大批燕京大学的学子离开了京城,使得后期校园之中的辩论大为逊色,让范文程颇为遗憾。

  不同于范文程对于京城的感想,范永斗走出京城时颇有些忧心忡忡的感觉。虽然在他的努力下,终于销出了一批人参和皮毛,但价格却只是平平而已。

  剩下的一批货物,只能让自己信任的掌柜带去南方进行销售,而他则还要陪同范文程了解下从通州到山海关的道路。

  如果皮毛和人参的生意并不能给范家商号带来暴利,他便有些犹豫,是否要冒这么大风险替后金刺探大明边关的情报了。毕竟打听这些情报,不仅风险极大,花的钱也同样不是小数目。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