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八章 她也来了?_重生之官场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头出笼的猛虎的话,那么高明同样是一头虎中之王,正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嘿嘿,现在最头疼的,恐怕应该是高明高书记吧

  在这次跟于强的谈话过后没多久,在华海官场乃至国内官场中都引起多方激烈角逐的华海市委副书记一职,最终通过中组部的一纸调令,尘埃落定。

  在一片跌碎眼镜的声音中,原商务部副部长方逸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当然了,在很多人眼中,方逸到华海当这么一个在常委排名中仅排在第四甚至是第五的副书记,实在很难说得上是什么大赢家,最起码,连级别都没调,自然便不是升官了,而在不谙官场之事的寻常百姓眼中,他这么个经常出现在新闻报刊上的堂堂的商务部高级干部,一下子跑到华海来当这么个没多大影响力的市委副书记,更像是一种因为工作失误被下放的感觉。

  或许,也只有一些深得官场学精髓的老油子们,能看出其中的学问来了。

  没错,方逸卸任掉的职务的确让无数人眼红,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商务部,商务部所有大的政策都有中央把关制定,他顶多也就是个具体办事的吏员罢了,还谈不上什么真正的高官,无非也就是他的级别高了些,管的东西宽了些罢了。而在华海,他虽然暂时担任着副书记一职,分管的也不过是宣传之类的,一些不是涉及到核心的人事问题,但别忘记了,这也仅仅是暂时的,谁敢肯定的说,将来他就一定没有机会真正成为华海的主人呢?

  而方逸,很显然看重的就是这个机会,这个可以让他重新进入到中央高层视野中的机会,而不是空有一身抱负,却只能在部委里头消磨掉。

  的确,真正的官场精英们,没有谁不是通过担任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后才崭露头角的。

  远的不说,就说陈扬吧,他在官场浮沉十数载,可不也是从县里,到市里,再到现在的直辖市,一步步的这么走过来的么?而陈扬的履历表上,所有能拿得出手的成绩,几乎全都是在主政一方时做出来的。而再看看陈扬当年在省发改委,在团中央,甚至是在中央党校任职时,他都干了什么呢?

  恐怕,就连他自己都说不出来。

  是的,在中国官场里,只有真正担任过地方大员,哪怕只是一个县长都好,也才算是真正当过官儿了,才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陈扬才会初到华海不久,就有了一种很深的历史使命感,他把华海看做了自己的地盘,他要对这里的每一个人负责,对华海的历史负责,而这,也是他毫不犹豫的把中基踢走的根本原因

  七月,华海的天空,已经是骄阳似火了。

  不过,不管窗外的太阳有多么毒辣,也丝毫影响不到开着空调的办公室。

  此刻,华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