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5章 不干人事的郑毅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个建议,你能用上最好!”

  海晏的表情仍带着激动的余韵,“能用上,太能用得上了,回去我就按照你的思路尝试尝试。”

  林为民欣慰的点点头,孺子可教!

  等海晏走后,覃朝阳对林为民道:“我怎么觉得你给这小伙子指的不是条好道啊!”

  “老同志,这我就得说你几句了。怎么还有题材歧视呢?人家写关于警察的小说怎么了?这也算是改革文学的变种嘛!”

  “到你嘴里,什么玩意儿都能往改革文学里装,姜子隆要是知道你这样,就是从津门游过来也得捶你一顿。”

  “他要是知道了,就是你告的密。”

  斗了几句嘴,林为民才道:“海晏这个人的创作能力,强在故事上,而不是文笔和思想上,往纯文学的路子上走,那才是邪路。我最怕的就是,大家在讨论文学的时候,默认只能是纯文学,那会把文学给毁了的!”

  覃朝阳听完林为民的话,陷入了沉默。

  其实这样的论调,林为民说过不止一次。

  随着时间的流逝,覃朝阳也慢慢的发现,林为民的想法是极具前瞻性的。

  别看这几年国内纯文学领域搞的如火如荼,每天都有新刊物诞生,一篇好的作品出现,立马洛阳纸贵,作家们走到哪里都受到礼遇。

  可这些虚弱的事实掩盖不了真相。

  真相就是,纯文学期刊无论怎么卖,200万册都是天花板,而通俗文学类期刊,如《故事会》、《山海经》却可以轻轻松松卖到几百万册。

  每天都有新刊物诞生不假,但倒下去的刊物更多。尤其是在去年年末,上面下发了关于期刊自负盈亏的文件,今后倒下去的刊物肯定会越来越多。

  还有那些走到哪都广受欢迎,被所有人都礼遇有加的作家们,作品发表的时候还看不出来。

  可等真正出版的时候,能够大卖的人少之又少。

  一部出版的小说,销量能破十万册,出版社做梦都能笑醒了。

  出版社出版很多作家的作品前都会进行征订,几千册、甚至是几百册都是常态,征订量能够达到万册以上的,无不是在国内已经闯出名气的。

  如陆遥的《人生》在前几年红成那个样子,国文社出版《人生》时的征订量也不过十三万册而已。

  这几年的文学圈子和图书市场,仿佛是烈火烹油,花团锦簇,可真要是细究起来,根本经不起推敲。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现象的衬托,林为民和他的作品在国文社、包括国内文坛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才会如此突出。

  两人在办公室聊着天,佟钟贵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林老师,有人找你!”

  林为民朝门口望去,佟钟贵身后站着个身材敦实、面相憨厚的汉子。

  “天明兄?你怎么来了?”

  林为民将吴天明迎进办公室,对佟钟贵道:“小佟,你先去忙吧。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