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4章 你在骂谁?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问题。

  有一些同事竟然起后悔当初林为民要成立通文社时没有跟过去,现在通文社刚刚成立半年,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以后人员和机构必定以飞快地速度膨胀,如果现在能够调到通文社的话,说不定以后就能混个一官半职。

  对于很多在编辑室内郁郁不得志的中青年编辑们来说,通文社的崛起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通文社现在的编辑部主编李学刚就是个生动的例子。

  李学刚以前是当代文学二编室的骨干力量,但因为年纪轻、资历浅,基本没有什么进步空间,有好事也轮不到他。

  去了通文社,被林为民一下子提拔到主编的位置上,大家起初也并未在意,因为通文社实在是小的可怜,去那当个主编,还不如在国文社的重要编辑室当个普通编辑。

  可才几个月的功夫,通文社的发展就实现了三级跳,这个时候李学刚这个编辑室主编的含金量就显现出来了。

  三十岁出头的主编这应该是目前国文社内最年轻的主编了,哪怕只是副牌社的主编。

  通文社以后再继续发展下去,李学刚说不定就是副总编、副社长,甚至是总编、社长。

  老程还有几年就六十了到时候林为民一升,至少能腾出来一个总编的位置,李学刚又是通文社的建社元老,升任总编的可能性很大。

  想想未来通文社的一堆位子,国文社不少人眼馋不已。

  到通文社当编辑,由原本的“下放”迅速成为“上进”,社里的一些同事蠢蠢欲动。

  前段时间林为民跟程早春要了几个人,本来程早春答应的是将几个在校对科实习的大学生分过来。

  最近这几天事情却发生了诡异的变化。

  不少同事私下里找到了林为民,希望可以调到通文社来工作。

  要是一个人、两个人来找他,林为民跟编辑部主任打个招呼,说不定就收下了。

  可找的人太多了,几乎每个编辑室都有人来找,林为民也没办法做主,只能在开会的时候把情况提出来。

  听完他的陈述,几个编辑室主任的脸色都不太好看,手下的人去想跑路,不管怎么说,都是在变相的批评他们的工作没做到位。

  程早春这个社长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人才太多,有利有弊,谁不想当领导啊,可位子就那么多,老同志没退休,你总不能把人家从位子上撵下来,年轻人只能等、只能熬。

  “依我看,这也是一件好事。我们国文社每年都要新进一批年轻人,这么多年时间下来,很多年轻人成长起来了,他们有理想、有抱负,但却没有施展的空间。

  现在既然大家愿意去通文社,第一点证明了我们通文社的发展成绩得到了社内同仁的认可,第二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内的人才流动问题。

  这几年社会上的诱惑越来越多,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