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54章 无与伦比的瞩目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把《千与千寻》当做了一部普通的童话故事来看待,并未察觉出什么特别。

  但因为孩子们的喜爱,很多家长们不得不被动的了解《千与千寻》这个故事,就像曲小伟一样。

  结果很多大人看过故事之后,反倒比不懂事的孩子们更懂得欣赏这部小说。

  也有很多大人是通过跟同事、朋友聊天了解到《千与千寻》这部小说,看过之后觉得不错,又讲给了自家孩子。

  殷歌丽就是这样把《千与千寻》当成睡前故事讲给小囡囡,结果这小丫头现在彻底迷上了故事。

  把小豆包这个还在襁褓里的姑姑看得比所有的玩具都重要,隔两天就要过来看看小姑姑长大了没有。

  也因为这种异军突起的广受欢迎,《千与千寻》正逐渐受到主流文坛和评论界的关注。

  这几个月时间以来,陆续有报纸、杂志刊发了关于《千与千寻》的书评。

  上个月,颜文景就专门在《当代》发了一篇《千与千寻——中国儿童文学的新尝试》一文。

  “小说的历史感和现实感精巧的融合于丰厚的文化意蕴和深刻的哲理之中,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之中,不知不觉便灌输在读者心中。

  再加上结构上的精巧严谨、疏密有致和文学语言运用上的清新典雅,使作品以其极佳的艺术性而取得了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审美阅读效果。

  由此可见,一部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不分题材、文体和篇幅的,它应该具有普遍的娱乐消遣、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和教化作用等多种功能。

  《千与千寻》的诞生无疑为逐渐陷入固定模式的中国儿童文学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并且极大的拓宽了这一类文学的边界,是一次成功且有益的尝试。”

  颜文景除了有国文社的总编的这一层身份之外,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虽然跟林为民关系好,但从来也没对林为民的作品发表过公开的评论。

  在《当代》上发的这篇《千与千寻——中国儿童文学的新尝试》是颜文景第一次评论林为民创作的小说,而且是大加赞赏,不吝溢美之词。

  除了颜文景的评论文章在众多评论当中还有一篇更加引人注目的文章,是已经年过九旬的冰心先生所写。

  这篇文章发表于本月的《文艺报》,标题为《从千与千寻看中国儿童文学》。

  “整体来说,《千与千寻》都是一部充满童真、清新隽永、意涵深远、富有魅力的好作品。由作品的深度与小说的技巧来看,《千与千寻》也应当是中国当代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比之许多获得国际安徒生文学文学大奖的小说并不逊色。”

  在《文艺报》上看到冰心先生对《千与千寻》的高度评价,林为民心中高兴的同时也很纳闷,老人家九十多岁了,早已搁笔多年,说她看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