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10章 有功于国家和人民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10章有功于国家和人民

  林为民开了座博物馆。

  在京华博物馆开馆之后,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中国文化界。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因为写作富起来的作家有不少,尤其是布老虎丛书出现之后,更是有众多作家因为作品入选这套丛书,而收获成百上千万的稿费。

  作家们赚到了钱,有赚了钱买房的,有赚了钱买车的,也有赚了钱享受生活的,但赚了钱开博物馆,这还是超出了大部分人的认知。

  前些天,毓秀这个小姑娘凭借着一部《花季雨季》赚了近千万人民币的新闻,经过全国多家媒体的传播已经广为人知。

  在1996年,全国的人均工资也不过三四百块钱左右,靠着一部小说赚了近千万人民币,仿佛天方夜谭。

  这就是无数的文学青年梦想,而且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毓秀的成功案例,也再次让布老虎丛书编辑组最近的来稿量再次迎来了一个高峰。

  写书造富!

  国文社带动了中国文坛的一大奇观。

  但毓秀赚的那些钱,跟林为民这个成名日久、享誉国际的大作家比起来,就又不值一提了。

  国内文学界,乃至众多老百姓,没人不知道林为民有钱。

  十几年前人家的作品就行销海外,改编众多,赚的都是米刀,稿费甩国内这些作家十条街。

  但他有钱到能开一家博物馆,还是让很多人感到一种震撼。

  尤其是当很多人实地来到京华博物馆实地参观之后,这种感受更加直观、更加强烈。

  林为民搞收藏是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的,这么多年下来,收藏的花费占据了他相当大一部分稿费收入。

  这倒不是说林为民的钱都花在了搞收藏上。

  而是相比他庞大的资产,刨除收藏在外,其他的消费和投资着实谈不上多。

  就比如他收房子八十年代燕京的四合院便宜的才几千块钱,贵的也不过两三万,即便是到了现在也没破百万,他一年使劲花,能花几个钱呢?

  再说了,他现在收房子的速度还比不上手里房子拆迁的速度快。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啊!

  也就是收藏,这个只出不进的爱好,才能让林为民日趋庞大的资产瘦一点身。

  当然了,这种瘦身也只是暂时的。

  他从八十年代开始收藏的那些藏品,到如今价格早已涨了10倍还不止,如果只算纸面财富的话,中国首富来了也只配给林老师提鞋。

  但没关系,这些东西,林老师只要不变现,他就没什么钱。

  嗯,忽略外汇户头上的数字他账上确实没多少钱。

  因为实行的是预约制,而且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都是固定的,所以京华博物馆从开馆就不算忙,井然有序。

  但短短一周时间,博物馆的预约期限已经排到了今年的7月份,而且每天的预约量仍在不断增加。

  当年马嘟嘟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