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45章 《明天别再来敲门》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敲门》的《当代》第三期上市当日便迎来了读者们的大规模抢购。

  工厂、校园、机关单位、写字楼……阅读这部小说的读者遍布各行各业的各个角落,全民阅读的八十年代早已过去,在二十一世纪的前夕依旧能够看到这种盛况,对于绝大多数热爱文学的读者来说,都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

  《明天别再来敲门》,主角是个刚满60岁的小老头儿,因为姓石,所以被人叫做老石头。

  但他被叫老石头却不仅仅因为他姓石,更因为他那生硬、古怪的臭脾气,邻居们叫他老石头,背后的含义是“粪坑里的石头”。

  老石头脾气古怪,整天总是嫌东嫌西,与他打交道的人通常不会有什么愉快的心情。

  他会每天以一种规律性的方式巡视家属院和周边,会因为任何一点不符合规则的事情而大呼小叫,乃至动起手来。

  作品一开篇,便将一个讨人厌的小老头儿立在读者眼前,生动、鲜活,但又惹人生厌。

  好在大家还没来得及讨厌他,他就决定去死了,这种反差带了几分讽刺的黑色幽默。

  一个骂骂咧咧的老头子,他对身边的任何人和事物都看不上眼,他愤世嫉俗、怼天怼地,仿佛这个世界欠了他什么一样。

  他似乎还生活在过去的那个时代,与日新月异的生活格格不入,丝毫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

  可当读者接受到他决定去死的信息时,心中又不免对他产生几分怜悯之情。

  然后在他准备执行自己的自杀计划时,一户多事的邻居闯入了他的生活,这一家子人似乎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他们不仅能次次阴差阳错的打断老石头的自杀行动,更能气的他暴跳如雷。

  在一次次巧合背后,老石头坎坷崎岖的一生展现在读者们的面前。

  两岁丧父,五岁丧母,七岁无家可归,流浪街头。

  1949年,十三岁的他被进城的解放军捡到了部队,十五岁去了朝鲜战场,血里火里滚了一遭,他活着从战场上回来了,跟他一起回来的还有遍布全身的13处伤疤。

  二十一岁,他在组织的介绍下娶了一个农村姑娘,跟他一样,也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孤儿,夫妻俩相依为命。

  二十二岁,他有了第一个儿子。二十三岁,二儿子出生,他升了营长。二十六岁,家里又多了一个儿子。他笑着说:祖宗保佑,人丁兴旺。

  二十八岁,国家动员三线建设,他毅然脱下军装告别妻儿去到了贵州的山沟沟里。

  1975年,他三十九岁了,三线建设进入了尾声,大儿子要去当兵了,石家又出了一个解放军,他选择调回了家乡。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二儿子考上了燕京大学,那一个星期他喝的酩酊大醉,他的人生似乎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