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02章 半部《李建国》,一部中国史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02章半部《李建国》,一部中国史

  今年的春节来的晚,元宵节过后已经是三月了。

  春寒料峭,人们的冬装尚未脱下。

  1999年第3期《当代》悄悄的摆到了书店的书架上,这么多年,这份刊物陪伴了无数读者的成长,很多忠实读者早已养成了习惯,在刊物上市的这天上午到书店或者书报摊来买上一份《当代》。

  而在今天,各地书店里和书报摊上购买《当代》的读者尤其的多。

  书店的售货员们又或者是书报摊的老板们对这种现象没有丝毫奇怪,因为林为民的新小说发表了。

  《李建国》。

  一个极其朴素的书名,也是小说主角的名字。

  很多看到这个书名的读者第一眼都很纳闷,林为民怎么会给小说起这么一个朴素又普通的名字。

  李建国,在五六十年代这个名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学校里的房顶塌了砸倒的学生都可能有两个叫这种名字的。

  但这毕竟是林为民的新小说,读者们可不会在书名上纠结太长时间,一睹为快才是最重要的。

  《李建国》的篇幅很长,它在人物塑造和情节设定上虽然借鉴了《人世间》,但并不是《人世间》那种全景式的写作手法,整部小说只有一个真正的主要人物——李建国。

  李建国的一生贯穿了新中国的各种大事,很多人读着读着也渐渐的明白了过来,这部小说与其说是讲一个叫李建国的男人的故事,不如说是讲述新中国的发展史。

  李建国,读了小说之后这些读者们终于明白了这个名字的含义。

  小说主人公所面对的那些苦难,似乎也代表了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国家所经历的一切。

  小说读到后半段,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剧情跌宕起伏,逐渐兴起了一种波澜起伏的壮阔。

  最后读到97年老人家去世、香江回归,新中国发展的越来越好,这个时候主人公已经年近不惑,前半生的苦难都已经过去,生活也和国家一样逐渐顺遂起来。

  可一纸下岗通知,却打碎了李建国的美好生活。

  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无数的悬念被停顿在这里,令众多读者读完不禁掩卷怅然若失。

  小说写的是真好可怎么没写完呢?

  很快,读者们的怨念化作一封封来信飞进了《当代》编辑部,收到读者来信的编辑们却是喜笑颜开。

  “读者们的反响很强烈啊!”

  杨新兰看着成堆成堆的读者来信,有一种幸福的烦恼。

  “能不强烈吗?这可是董事长的新小说啊!”

  姚淑芝在说“董事长”这三个字的时候,音咬的很重,生怕别人听不出来她语气中的戏谑和调侃。

  “大家的评价都很高。”杨新兰翻着读者来信又说道。

  祝昌盛这时抬起头,说道:“国内的读者们还是更偏爱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这种创作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