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5章 援助团_非洲创业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5章援助团

  达累斯萨拉姆港外,一艘远东船只正在进港,船上的人纷纷好奇的对达累斯萨拉姆市驻足眺望。

  房舍俨然,车马交错,道路平坦宽阔,港口里停靠着大小船只,码头上人来人往。

  “世严兄!我感觉朝廷被骗了啊!这东非看起来安乐太平,全无天灾人祸之象啊!”远东政府外派东非王国援助团副使安德鬼鬼祟祟的说道。

  李格也是一脸错愕,不过他说道:“厚度老弟,或许只是因为这里是东非王国用来充当门面的地方,我们尚未见识过东非其他地方,不可轻下定论,待会儿我们询问一下东非通事(翻译)便可知晓答案。”

  于是两人寻到不远处的东非使馆的翻译人员雅利安,李格开口道:“雅利安先生!我有一事请教,不知您能否解答。”

  说实话,李格对雅利安是不太待见的,毕竟雅利安怎么看都和西洋人不一样,反而是中原面孔,听他说汉话也带着一股山东味,平时和他交流,从语言上判断应该是从那个犄角旮旯地方来的土包子,但偏偏人家就是正儿八经的东非王国国籍。

  这不就是妥妥的“卖国贼”么!在远东官员看来,东非王国就是日耳曼蛮子,做事也极不讲理,嘴上说着合作,实际上动不动就武力威胁,而雅利安为东非王国做事,还改变国籍,就是数典忘祖之辈,所以李格等人平时除了公事,不与雅利安交流。

  实际上他们误会了雅利安,虽说雅利安确实来自山东,但也是在黑兴根接受过现代化教育的“高材生”。

  雅利安读的书也不少,文化水平也不小,尤其喜欢黑格尔的《哲学全书》,雅利安接受的教育都是德意志化的,但是偏偏他对远东文化(主要指书籍)是一点不通,甚至不会写汉字。

  毕竟黑兴根学校收的学生基本都是孤儿,在到黑兴根之前,雅利安压根没读过书,连名字都没有,从小到大在村里只有一个称呼“大牛”。

  雅利安因为没有远东远东教育经历,自然不可能和李格等人拽文,说话时也不会咬文嚼字。加上其德语翻译过来后,几乎是用原来山东白话和远东人交流,所以确实有些怪异。

  但是根本原因还是李格等人不会德语,如果他们熟练德语,就会发现雅利安不仅说得一口流利的“黑兴根腔”,而且谈吐也是文质彬彬,这就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隔阂,必须有一个精通二者语言文化的人充当桥梁才能打破这种障碍。

  雅利安:“你们有什么问题就问吧!”

  李格:“我们此次前来贵国是受贵国官方所请,我们这船是到东非王国了么?”

  雅利安:“是啊!你看港口那面国旗,正是王国的狮盾旗。”

  李格:“那这东非和贵国大使所描述,貌似有少许的差别!贵国大使当初和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