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5章 马塔贝莱省工业发展_非洲创业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45章马塔贝莱省工业发展

  索马里两省的“欧亚果篮计划”,是东非农业积极接入国际市场的排头兵,而在1882年,东非工业发展最耀眼的就是内陆三省(马塔贝莱省,霍亨索伦行省,施瓦本省。)

  在1882年,东非整体钢铁产量一百二十三万吨,其中马塔贝莱省就多达三十多万吨,接近四十万吨,迅速追平东部沿海城市,北方工业区,和马拉维湖工业区。

  目前东非全年钢铁产量已经接近德国十年前成立时候的水平,不过后面德国国家统一,国内市场整合完毕(比如新增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是重要的钢铁产区),钢铁产能短时间内迎来爆发式增长,然后在1873年经济危机后有缩水,但是比前世状况要好的多,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东非铁路建设消化了德意志地区的过剩产能,所以目前德国钢铁产量是东非的二倍多。

  当前英国的钢铁产量则在七百多万吨,是东非的六倍多,美国则是东非的三倍多,但是东非又是奥匈帝国的两倍多,比法国低很多,但是差距不大。

  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东非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危机时获得的红利,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沙俄的钢铁产量要远低于东非,甚至不及奥匈帝国。

  要说沙俄缺乏矿产资源那肯定不可能,而沙俄的人口又是东非的接近二倍之多,国土面积亦是如此。

  而东非和沙俄之间的区别,可能就在于沙俄工业投资主要依赖于欧美资本,外资所占比例甚至超过70%。

  东非则以黑兴根财团为主的德意志资本为主,同时东非建设了大批国有企业,这使得东非政府控制了东非大量财富和资源。

  对东非的开发和黑兴根财团的成长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黑兴根财团支持,东非发展做不到这样迅速,而没有东非国力支持,黑兴根财团也无法成为顶级金融力量。

  而且东非是移民国家,虽然前期完全依赖农业开发和对殖民地土著财富的掠夺,后期恩斯特已经开始着手部署东非的工业,采矿业和其他产业。

  就比如在经济危机时期,东非大量招募的欧美工人助推了东非城市和工业发展,而同时期的沙皇俄国却被经济危机伴生的农业危机所拖累。

  利用外资也不是说不能发展,但是沙俄贵族官僚和欧洲资本并不是沙俄自己可控的。

  就以沙俄贵族和官僚的德行,和沙俄的办事效率,还有交通状况,恩斯特自己也不敢在沙俄大规模投资工业。

  反而是采矿业和农业,比较稳定,这也使得沙俄工业实际上附庸于欧洲工业体系,成为其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地和市场。

  当然,这也和沙俄技术薄弱有关,东非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而为东非提供技术支持的也就是黑兴根财团这个德意志地区的重要专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