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7章 芯片的未来_重生东京黄金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确定。所以芯片设计周期较短,体积和功耗也较小。

  但有优点就有缺点,特别定制的芯片往往设计成本高昂。

  未来受限于出货量,芯片的生产成本也会非常高。

  白川桑,在半导体领域,芯片的出货量越高,生产成本越低。

  这样在无形中也摊薄了芯片的设计成本,但是特别定制的芯片注定其不会大规模应用。

  所以出货量在无形中就已经受限,因此成本才会比较高昂。”

  芯片这种东西,只要工艺相同,那么无论你生产多少,或者是什么型号。

  在制造之初的掩膜成本是固定的,所以数量越大摊到每片芯片上的成本就会越低。

  反之,成本就会急剧提升。

  白川枫听明白了,如果考虑到未来CD机的市场,可能出货量确实无法和作为处理器级别的芯片相比。

  “嶋桑,我明白你的意思。那么以您的看法,针对SIC目前的情况,有什么建议?”

  “做架构设计,做平台化设计!”毫不犹豫的,嶋正利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平台化设计?”白川枫若有所思。

  “没错”嶋正利点点头,“先做可以通用的平台化设计,然后针对DAC解码,做特别的逻辑优化。”

  嶋正利的思路非常清晰,多年的芯片设计经验,让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合适的选择。

  听到他的解释,白川枫眼前一亮,“嶋桑,关于平台化设计,还请详细说说。”

  “白川桑,我的建议是直接设计16位处理器芯片。

  然后在已完成的设计之上,针对数字信号解码,重新进行逻辑优化,进而衍生出解码芯片。

  这样原有的16位处理器,可以做家族化处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衍生不同的应用芯片。”

  越听白川枫的眼睛越亮,这…貌似可以啊。

  同样的设计费用和方案,却可以做多平台应用。

  相当于一芯多用,至于细化的衍生开发,成本和周期必定会比初始的设计要大大减少。

  再想想CD机的推出至少要等到82年,完全可以先开发16位处理器,再衍生对应的DAC解码芯片。

  有搞头啊,白川枫暗暗琢磨。

  “另外白川桑,我和松村桑已经一起核对过目前的芯片开发进度。

  前端的设计,包括系统定义、寄存器传输级设计、设计验证都已经由松村桑完成了大半。

  剩下的逻辑综合、等效性检查、时序分析等,会由我和松村桑一起负责。

  预计在明年二月份完成前端的所有设计,至于后端的物理设计,我也会全程跟进。

  不过因为要进入布图规划、布局、布线阶段。

  以及根据延迟、功耗、面积等方面的约束信息。

  合理设置物理设计工具的参数,然后不断调试,寻找组件在晶圆上的物理位置。

  这部分的工作,需要半导体制造公司先提供工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