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9章 恐怖如斯_重生东京黄金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变得不值钱,那就赶紧花出去啊。

  花钱也有不同的花法,消费只是一部分人的选择,更多的人把钱投进了股市中。

  这个时候大多人的消费观还比较保守,手里有钱了可以花一点,但不会透支消费。

  不过因为利率问题,钱存在银行也没什么利息,那就干脆投入股市吧。

  大牛市就像指路明灯一样,吸引着钱包鼓鼓的民众去炒股、去炒外汇。

  而因为股市和外汇市场,全部一路走高,投钱进来的民众发现自己竟然真的挣到钱了。

  于是尝到甜头的他们,把挣来的钱继续投入股市,剩下的一部分则拿来消费。

  这种来快钱的方式大大刺激了他们,这可比上班挣钱容易太多了。

  而那些没钱的人,也开始从银行贷款去炒股炒外汇。

  尤其是四月份,日本银行再次下调利率。把4.5%的利息调低至4%后,愿意贷款的企业和个人明显增加。

  只不过事与愿违,银行放出的钱只有一少部分被用来消费,其他大多流入了股市。

  而其实霓虹政府这么做,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内需,这也是广场协议里面的一部分约定。

  米国要求其他四国降税、降息,以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干什么?当然是购买更多的米国产品。

  但就像霓虹政府降息一样,很多期望往往事与愿违。

  自从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和其他四国货币升值明显,美元也贬值了。

  但米国的贸易逆差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了。

  这其中和各自产品此前的名声口碑相关,也和当初霓虹通产省做的调查有关。

  就像之前说的霓虹和欧洲的产品之所以畅销米国,除了价格便宜,质量也是硬性条件之一。

  因此虽然价格上涨了一些,但是愿意购买的人依旧很多。

  另外,根据通产省当初所作的调查,只要日元没跌到1:180、1:170。

  那么霓虹出口的两大支柱,汽车和电子产品就依旧保持着相当大的竞争力。

  虽然日元升值出口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变高了,但是利润空间还在。

  所以为了保留市场,霓虹企业不约而同的进行降价。

  这是通过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来换取市场,大不了就薄利多销,但市场万万不可有失。

  而现在日元汇率还停留在1:190左右,论降价空间还有一些,因此霓虹企业还坚持的住。

  于是见到没什么效果的米国才催着其他四国赶紧交作业,米国的财政赤字可是被国内各界口诛笔伐呢。

  作为狗腿子的霓虹,比德意志听话多了。短短半年内连降两次利率,下调了整整100个基准点。

  但是效果就像之前说的,内需拉动没多少,大部分都进了股市。

  不过率先感受到凉意的制造业,已经在做其他打算。

  毕竟出口份额虽然保持住了,但利润下跌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