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7章 且先结个善缘再说(一更)_陛下真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7章且先结个善缘再说(一更)

  坐在马车里边,高璋有些呆愣愣地看着车窗外那已然燃起的灯火。

  这位大宋天子那句“此子不类我。”犹在高璋的耳中反复回响。

  这里,高璋真的很想抄起大棒棒朝着这位昏君脑袋上来上一下给他提神醒恼。

  若是像你,那大宋可真踏马就全完了好不好?

  也不想想你成天都干的是啥,如今朝中群魔乱舞,奸佞满朝都是谁造成的?

  害得老子一个才十一岁的孩子,成天为了这大宋江山绞尽脑汁忙里忙外,不就是希望能够改变大宋王朝,乃至华夏的命运吗?

  结果你居然还在那里对着未来大宋王朝的继承者一脸嫌弃,觉得他没有才艺天赋。

  越想越觉得火大的高璋用力地抹了把脸,仔细地回忆起了自己跟那赵桓相处之时这孩子的反应。

  性格有些内敛,有时间并非是先天,而是因为环境的影响。

  再加上昏君师尊的叽叽歪歪陈述之下,让高璋知晓了这位大宋皇长子的诞生,也跟封建迷信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里边就不得不提到一位老道长刘混康,号“华阳先生”。

  他历经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三朝,据说道法渊深名满天下,被世人视为得道高人。

  赵佶继位之初,子嗣艰难,后宫妃嫔迟迟没给他孕育出皇子,忧心如焚,于是求教于刘混康。

  这位老道长就告诉他京师城池的东北角,地势偏低。如果能想办法抬高那里的地势,皇家后裔将会十分繁盛。

  结果在改造之时,这位皇长子赵桓顺便降生了,这就越发地导致赵佶越发地迷住宗教。

  而赵桓在降生之后,当真可谓是含着怕化,捧着怕摔。

  可以说,能够把这位赵桓养活,并且养大,成为整个宫禁所有人最艰巨的任务。

  这也导致了赵桓自打出生到现在,几乎没离开过皇宫。

  想必,这种封闭的环境,再加上年纪相若的孩子,都是一票叽叽喳喳的小公主。

  身边不是女性,就是太监,想要培养他变得爷们一点,的确不太容易。

  不过好在,官家在那赵桓的跟前总会洋洋得意地显摆爱徒高璋。

  倒是让自己已经提前在那赵桓的心目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如此一来,自己跟他相处和交流,则会变得更加的容易。

  至少自己也先跟这位未来的宋钦宗结个善缘再说。

  第二天高璋就来到了皇宫,径直入内,来到了自己之前经常呆的官家的书房处。

  那赵桓与赵福金这对童男童女还没过来,高璋一如既往地来到了师尊的书案跟前,看到了那里师尊给自己的留字。

  开始在那里提笔开始用他那一手纯熟的瘦金体,开始抄录起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大大的《游黄溪记》。

  正在这里挥毫泼墨,奋笔疾书的当口,高璋就看到了那杨戬出现在了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