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章 超前火炮与弹药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年工匠回答道:“像样战箭的箭头由像我这样比较数量的工匠来加工,大概是三十钱左右,工本价依旧远远多于材料价。算来要花上两个时辰的精打细琢才可成。像这种钉子一般的小铁箭。就算是有主公设计出来的这种专门的工具,恐怕也要多花一倍的时间和成本才行。当然了,这种活没有什么基础但是态度认真的寻常人也可以做,不过那耗费的时间可就要很多了,能耐住性子花费个五六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加工出这样如同钉子一般的小铁箭。”

  张小磊听罢同自己印象中满清战箭的造价,再对比清代米价大致成本来估计想去并不远。清朝时候箭支造价三分,想来是因为形制更容易加工、工匠的待遇也更低要求却很高的结果?

  在心中,张小磊也开始默默大致算了一笔账:以自己所拥有人才资源而论,排除其他方面的兵器制造,在这方面能够抽出的熟练工匠不多,顶天三百人左右了,而还算认真的普通人或者一般的匠人应该不缺,只要赏罚管理得当就应该没有问题。哪怕仅仅是两千名左右耐得住性子并且还算有一定天赋的普通人,一年下来也是十几万支这种小铁箭,算起来一年至少能够生产二十多万支这种小铁箭?就算北明的“新型部队”作战队形几乎同自己所率领的队形一样,“人海战术”“横店队形”时代无烟火药近代中国军那种情况,算下来如果箭道规划的好一些,打的倾斜一些,也能至少有七八千人的杀伤潜力规模。再配合上其他一些武器和工具,应该有决定胜负的能力?

  “这个成本应该还可以接受,就是不知道散布怎么样。。。”张小磊并不讳言的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也是当初梦魇之时所遇到的最大问题。

  “最初测试的时候并不理想,可是却发现一个规律:用最初的三十枚钉状铁箭包装在试制出来的圆筒进行发射之后,似乎威力大一些打出来的效果也就越好。这种小铁箭克服风阻能力似乎也还很好。我像如果制作的更长一些。设计也更精良一些,就算是发射到很远距离上的抛射末端,弯曲箭道落下来的时候应该也有不小的威胁力了。。。”经过张小磊这些日子以来的调教,一些服从性和悟性比较好的工匠们已经基本接受了张小磊在火器上的一些认知理念。

  这种回答也多少对张小磊有些启发:箭霰弹散布不好的问题在那次梦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当然是个大问题。可最根本的,自己对这个时代的箭霰弹的规格想的过于超前了。那种后世现代130毫米加农炮或者其他什么现代化武器发射的箭霰弹都是机械加工,而且在无烟火药火器之下可以获得很高的速度,并且在炮弹临近目标的时候才暴露和发射出来。这些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