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6章 备战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东瀛能最后有千万左右的人口达到江东一带的农耕水平,我想仅仅是田赋,一年就会有少则三千万石粮价,多则四千万石粮价的水准,这些粮食之外还会有不少态度习惯应该还算尚可的工匠资源。这些都是我们唾手可得而不会因为南方炎热潮湿地带的仓促运输有太多损失的利益,如果算上在高丽、安南北方、爪哇可能的所得,那就是一年接近四千万石粮价。而我们今年的税收是多少?毫无疑问,这至少会解决至少明后两年在很多投入上的当务之急。给巩固国内的行政完善以相对宽裕一些的时间。。。”

  其实在想到这里的时候,对于之后的殖民方向攻略。张小磊也有了大致想法。回避丛林的情况下,北越、爪哇、朝鲜半岛与日本终究无法满足哪怕是千万户左右人口真正现代化的潜力。因为按照自己要求的标准,千万户人口的现代化每年所需要的投入就是折算两三亿石米价的开销了。中亚西域一带的地方民风不说,地理上的开放也导致那里的真正低成本殖民并不是很容易。适合日后的人口迁徙与移民而不适合殖民。如同汉地十八省一般被封闭在某个空间范围之内,因为印度教的传统民风还不是特别强悍变态的天竺在历史上是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奎宁和一些近现代医疗取得进步之前就开始涉足的地方,那在这个时代应该也是最佳的殖民对象之一。

  按照自己的估计,这个时代的天竺应该也有亿万左右的人口,而且应该相对比较集中在恒河流域。哪怕仅仅是每年提供折合亿石左右粮价的产出,那也能够解决很多燃眉之急了。

  在近期大致的战略方向相对明确下来的时候,张小磊也就不再对出征本身有太多的犹豫,开始打算汇总起有关战备的一些事情来。当然,尽管张小磊并不是把机密看的有多重要,也觉得在这样的会上谈论这些有些不合适。

  关于远征东瀛的战备情况的汇总,当然是在以水师军官、近卫军军官,还有崇明岛上工匠部门的负责人召开会议上提及。张小磊还亲自进行了不少的备战检查。

  同上一轮正月攻势前后相比,大半年的战备让近卫军内随时可用的十斤钢膛霰弹铳增加到十二万左右的规模,一万五千名孩子平均每人都至少拥有八支随时随地可以填装好弹药的火力等待发射。同时之前的不少经验还证明即便拥有足够的野战火力,爆破装置和器材仍然是需要的。在一万五千人左右的近卫军彻底实现轻型马骡马化的情况下,仅仅依靠驮载也有了携带足够火力的同时让基层官兵可以有必要防护的空间。

  而新军主力部队似然不像以前那样是武装的重点了,但是可以动用的野战力量在炮火上也多少有所增强,二十个军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