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4章 真正的火药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北方民间就有“熬硝千日,不抵将军一炮”的说法。同百炼钢一样,熬硝是火药成本中极大的一项,甚至还要超过了以新朝标准来粒化选药。

  跟随船队从天竺一带开采而来的硝矿在上岸之后不久开始,张小磊就名岛上的火药工坊开始试制了。在短短的数日之内就能熬制并且制造出第一批用新硝制成的火药还是大大超过张小磊的预料,也超过很多人的估计的。

  “怎么样?船上卸下来的货还可以吧?”

  “我干熬硝这行也二三十年了,还从来没有见过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熬出纯度这么高的硝石的。这样算下来,哪怕是十年期的军备计划,应该差不多三年时间就能完成了。。。”

  “富余的时间,安排那些新人也来多上上手,只有真正壮大了工匠队伍,才能在四年之内的未来制造出更多的火药器材来。。。”张小磊在这个时候也提醒道。同铁匠们不同,火药这行技术性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了,因此在态度上多多少少还是与那些铁匠们有一些差别。

  当然让张小磊最感兴趣的还是这样的硝石制出来的火药,究竟会有什么不同。

  第二天天色放亮的时候,张小磊开始让近卫军的孩子们开始试一试这些新制成的火药。主要是近卫军炮兵队的官兵们。南洋之战无后座力霰弹铳大放异彩,而炮手们的效用似乎就不像国内作战的时候那么抢眼了。不知道新硝矿制成的火药是否会给炮队的效能带来一些提高。

  为了安全起见,用于测试的火炮还是外出作战中常用的近卫军中品质比较高的百公斤身管青铜包钢九斤弹火炮。炮弹和装药的规格则选择新军的青铜轻炮才会常见的火药。

  因为目标并不是考核精度而是测试弹道性能和状态,因此炮手们的压力也都并不大,在有了不少经验的情况下很轻松的就将两斤重的黑火药和九斤重的普通弹填装进了炮膛并且进行了压实。

  可是开火的时候,动静却似乎明显不同了,那声音似乎完全更像是双份标准的火药在开火的时候一样,似乎如同险些有炸膛风险一般,如果是青铜炮,这样的炮声很显然就意味着超过了安全的界限。也就是近卫营的孩子们对此才多少有些适应和习惯。

  “炮弹落地的位置似乎在二百一十五步以外?再准备开火,看看炮膛的温度怎么样!”张小磊迅速下令道。

  张小磊想到了这样的火药很可能会对火药效能有一些提高,可是还是没有感觉到能够这么轻松的就把火药的效率提高到十九世纪水平。按照张小磊对于一些常识的认知,恐怕要到十九世纪中前期的时候,火药的效率才提高到每公斤大致对应二三十万焦耳的水平。

  难道说自己这么轻易的就让轻炮产生了这种效果?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