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8章 课题攻关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习所内比较聪明的孩子们提出来的意见。在使用新型硝矿火药和新钢料加固铜炮身铳身之后。近卫军武器体系似乎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尤其是寄托厚望的箭霰弹经过严密的计算和论证被证明是一种效费比不如传统弹药,占用工时巨大的装备之后。那么唯一有用的东西似乎就只剩下线膛铳了。

  原因在于:线膛铳可以通过训练堆射术的方式明显提高战斗力,尤其是这几年以来的实践,岛上已经试制出了能够在二百五十米的距离上对头靶的测试精度命中率超过五成,五百米的距离上对于半身靶测试精度命中率超过五成的线膛枪更是增加了人们对线膛枪铳的兴趣。

  可是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线膛枪铳的加工难度和成本实在是有些大了点儿。哪怕放大到二十多毫米口径乃至五六十克上下的弹丸也是如此。往往仅仅是填装一发子弹就需要一名经验十分丰富的射手用优良标准化选拔的子弹才能达到几分钟发射一发的射速。虽然这种弹药威力很大,有机会穿透一名披甲持盾的士兵的同时给予后边的人严重的损伤,可似乎还是明显存在不少的问题。

  就这样,五名天才儿童还有多个比较突出的课题组的任务就放在了如何改进有效的提高线膛武器的效率方面。身为后来着的张小磊当然也给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比如米涅弹。

  原本张小磊以为在放大至少五成的情况下,米涅弹的精度问题应该不是那么容易解决,可实践证明:在这个时代哪怕是造大号的弹药,保证米涅弹的底部均匀膨胀也是一件似乎成本不小的事情。特别是初速受限不说,还很容易子弹卡膛。在战场上有过一些经验的张小磊明白。在测试或者实验的时候无所谓,如果是子弹没有有效发射出去,这种事故,是很容易造成重复装弹乃至一定程度上的炸膛风险。

  张小磊仔细回忆着后世枪炮线膛的大致样子,也给出了不少思路,可似乎问题仍然并不是那么容易轻易的解决。重重碰壁开始让张小磊感觉到一些问题:同十八九世纪的西方相比,此时代的技术积累恐怕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自己之前的自以为是,恐怕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从三到万而已”

  上岛一个多月之后的沈莲也开始从没有被选为贴身弟子的失望中恢复过来。早慧的她当然明白,如果不能做出能够拿的出手的成绩,自己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新朝圣主比较重视的一名教习所天才学长而已。根本不可能受到李辉那样的特别的信重的。

  她也曾经思考过,在兵器方面的研发进步是否会让新朝变得更为强大而不可战胜,可是当她在教习所内了解到传说中近卫军和新军主力的一些情况之后就再也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就算是没有中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岛上现有的基础和底子,在军力方面恐怕就根本不是其他少数几个心怀鬼胎的诸侯们能够相提并论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沈莲开始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线膛攻关方面了。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