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6章 冰塔与丛林_明初第一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不会真正意义上面临经济危机了。这背后的事情就是虽然最顶尖的富豪占经济规模的比重相比近代社会反而下降了,但富豪、富翁、小资的规模却在以明显超过经济规模的速度增长,似乎只有欧美中产阶层有些停滞不前甚至比例缩水。可是如果全球范围内来看,把中国大陆乃至其他国家的“先富裕起来”的中产小资们也包括在内,整个月入上万RMB以上的中产、小资、富翁、富豪就在以逐渐递增增长率在不断膨胀规模。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似乎就像严寒之中有个人用在浇灌一个雪人,从而最终形成一个冰塔一样,自上而下的不断增高,但最上面的的速度更快。也像一片不断生长发育着的灌木丛林,不断有人先富裕起来,一方面是扩大了贫富差距,而似乎越过了某个门槛之后会不会也有因为需求逐渐达到边际而走向“共同富裕”的可能性?

  张小磊知道自己并不算个天才,也不是社会学经济学领域的大拿,因此就毫无机会的讲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事实,虽然对于还是农业社会的此时代新朝来说,工业社会甚至后工业社会的规律都似乎有些过远了。也希望如此能够得到更有益的一些讨论。

  然而张小磊终究还是高估了这些天才组的孩子们,本身还谈不上什么资本主义社会的新朝来说,对于这些事情更多的人也仅仅是一直半解罢了。

  关于价值论的讨论和谈话,张小磊当然也并没有彻底保密的打算,而是借助一些手套散播了出去。此时的张小磊见到苏杭松江一带的变化乃至同哪怕中央总督区内一些乡村的差异之后,也有了更快一些近代化的打算。

  让张小磊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对待经济和价值观的态度让很多新朝以来曾经战战栗栗的人们,看到了一丝不同的期望,尤其是结合很多刊物杂志对新朝未来经济规模展望的情况下。几十年内数倍经济规模,远不止十倍的利益空间也让很多势力与欲望蠢蠢欲动起来,终究造成了若干年后的一场风暴与动荡。

  船队在刚刚离开苏州不远的时候,是在傍晚入夜之后,首先出发的先头船队声势也并不浩大,并没有大张旗鼓的离开。也因此见到不少城外新式的工坊内似乎露出了点点的光芒。毫无疑问,这里的工匠们可没有崇明岛上那样的条件。

  “这里的工匠们一周忙碌多久?”张小磊在苏州这样重要的地方还是有不少情报线上的暗桩的,而且为了避免弊端更替也比较勤,人数也不止一个。

  “似乎是六日休息一日,每日六个时辰中间累计休息一个时辰。。。”

  听到这样的报告,张小磊的心也放了下来。这个工时虽然似乎显得有些重了,却还没有到忘记底线并且明显超过旧时代人们习惯的地步。很显然,此时此刻的新朝似乎也没有十九世纪前期欧洲的某些社会条件。只不过以后是否会经历一场风暴?对此张小磊却显得信息十足,东方不是西方,自己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人,应付一些事想来也并不算难。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