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部分_萨满往事(校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古思挑眉看着唐千林:“墓俑?”

  唐千林点头道:“对,这种东西应该是起源于我国东周时期,当年春秋时期,孔子曾经还批判过墓俑,因为最早的墓俑是活人,也就是活人殉葬,而后来用陶制等制作的墓俑,在孔子看来也是暗示着人殉,是不道德的。”

  高桥次郎点头道:“也就是说,墓俑是人殉的一种替代方式?那么你所说的替身人偶又是什么意思?”

  唐千林道:“简而言之,就是代替生者去阴间遭罪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异道中,这又称为——代过。”

  第六十七章

  鬼灯笼(上)

  被称为“代过”的替身人偶,与普通的墓俑虽然有相似的地方,却有自己的大小之分。寻常墓俑的大小和常人一样,而替身人偶则看需要“代过”的人自身财力如何,家境殷实,人偶大小就与自己相似,甚至可以雕刻出原本主人的模样,而没钱的,就只能用简陋的人偶。

  最重要的是,这类的替身人偶必须要特殊的人,也就是宗教人士做法才能达到代人在阴间受过的目的。

  大户人家,还用铅或者贵重金属来制作人偶。

  “所谓谨以铅人、金玉为死者解谪,生人除罪过。”唐千林指着上面的满文字道,“这上面的字译成汉字就是——为生人除殃,为死人解谪。”

  金古思听到这,却说了一句让唐千林和高桥次郎惊讶的话:“按理说,中国的替身人偶,不应该多选用铅和锡吗?”

  唐千林闻言,下意识看了一眼高桥次郎,故意说了句:“一个朝鲜杀手,竟然知道得这么清楚。”

  金古思微微一笑:“我只是偶尔听人说起过。”

  唐千林道:“的确,选用铅制替身人偶的不少,因为铅在道教仪式和象征体系中起重要作用。铅是道教修炼内丹和外丹时最基本的材质之一,过去的道教修炼者必须要找到能够与之互动并且转换的真铅和真汞,配合其他的物质炼制出所谓的金丹,也就是仙丹,但通常吃下去人就没命了,这些东西都有毒的。”

  不管道教还是在异道之中,铅都作为阴的代表,对应着水、白虎和西方,而汞,也就是水银,代表着火、青龙和东方。换言之,在他们看来,铅具有感应黄泉、代表死者的能力。

  唐千林又道:“但替身人偶的材质不限于铅和锡,包括松、柏、桃等各类木材,这些材质实际上都与铅有相同地方,其一就是与墓葬、阴间的关系,其二便是法术是否可以对其产生影响。”

  高桥次郎摇头:“影响?”

  唐千林点头道:“对,西汉时期,中国人相信鬼怪可以聚居于松柏浓荫之中,所谓以柏木为相,秉天地之气,受正万年,灵司称金木之体,地府贵生成之简。故古之棺椁,柏木为之者,免三涂之役。”

  金古思问:“什么叫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