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0章 大韩皇帝的最后一哆嗦_清末的法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笑嘻嘻的看着他,心道:小鬼子敢说个“不”就弄死你。

  旁边有人好心的解释:“这位先生刚刚救了个孩子,所以衣服都湿了。”

  日本宪兵点点头,将文件还了回来,放行了。

  金武志长舒一口气。

  或许,这就叫好人有好报。

  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日本人对赵传薪恨之入骨,而文件上的名字自然是伪造的。

  若是日本人知道眼前人是赵传薪,怕是要出大乱子。

  过去后,他擦擦额头:“吓死我了。赵先生,咱们搭一辆马车,直接去火车站。”

  赵传薪点点头:“行,你看着办,反正我听不懂你们棒子的话。”

  被称为“棒子”,金武志也不恼。

  要是赵传薪嘘寒问暖客客气气的,他可能反而要心里发毛了。

  由于经常有日本人出没,在新义州存在不少日本秀气的四轮马车。

  两人搭上一辆,朝京义线的火车站驶去。

  一路上,赵传薪见识了不少“奇景”。

  他心里破口大骂:什么大长今之类的韩剧都是骗人的。

  街道上的女人,那发型比清朝女人强不到哪去。

  街上到处有穿着白色长衫的男人,也有穿着粗布的农夫百姓,头上还系了白条,要不是金武志解释,赵传薪还以为他家死人了呢。

  经过一口水井时,赵传薪发现韩国人挑水的方式和国内极为不同。

  不是手提,不是肩担,而是在背后弄了一块木板,像书包一样背着,扁担挂在木板上。

  这不是挑水,而是背水,有点意思。

  马车上,赵传薪指着路旁说:“小金子,那个獐头鼠目的家伙是干啥的?”

  “小金子”这个称呼,总让金武志觉得自己是个太监。

  他惭愧的解释说:“那是一个武士,大韩帝国的武士。”

  棒子的电影,果然美化了他们的历史。

  这武士干枯矮小,獐头鼠目,一点英武气质都没有。

  腰间还挎着一把不伦不类的马刀。

  和棒子电影里那种高大魁梧英俊的武士截然不同。

  之后,赵传薪又见到一个非常奇特的交通工具。

  “我曹,那是啥?好有科技感。”

  金武志一看,哭笑不得:“那是猫车,也叫轺轩,就像清廷的轿子,有地位的贵族和武官才能乘坐。”

  韩国的轿子很奇特,前后也有双杠需要扶着,但中间却有个独轮,独轮上方有个座位,人可以坐在上面。

  这样,两个轿夫一前一后,只需要扶好,一拉一推,独轮轿便能向前,省时省力。

  赵传薪感慨:“看来,你们大韩帝国还是在交通工具这块科技上,走到了清廷的前头。”

  金武志也搞不清楚赵传薪是不是在讥讽,故而不言。

  京义线这条铁路线全程有500公里,北起新义州,南至汉城。

  从买票到进站,都是金武志一人跑腿操作,全程由他交流。

  上了车后,赵传薪拿出罐头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