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章 凶手何人,深夜求计!_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两位皇帝在位的近五十年来,武宗一脉数十名宗室在悄无声息中陨落了个七七八八。

  赵钰有些无力的摆了摆手。

  而那位王先生仅凭蛛丝马迹,就得出了和自己同样的结论,甚至态度上比自己还要来得肯定,可见是有大智慧之人。

  而等到如今这位陛下登基,垂帘听政的宣德太后为了巩固帝位,在对付宗室这方面,甚至隐隐和掌控庙堂的辅国大将军黄景明达成了默契。

  虽然或许有人看出其中的些许端倪,但畏于皇权,并没有一个人敢于将其诉诸于世,更遑论劝谏皇帝了。

  自己是凭借那贼首马老三的只言片语,隐隐约约察觉是朝廷动的手。

  …………

  “上策对钰而言虽着实解恨,但此计如同火中取栗,着实太险。”

  这种人,心中若无半点把握,怎会主动前来投效遭逢大变的安国侯府?

  是夜,一道人影来到王朴休息的房间,轻轻敲了敲门。

  只见管家福伯愁眉不展,张绣皱眉深思,惟有王朴展眉宽慰道:

  “小侯爷,如今多思无益,不如先办好老侯爷的葬礼,以及上表朝廷遇刺之事,再说其他。”

  在赵钰看来,王朴这样能够在华夏历史上留下赫赫有名的《平边策》之人,又怎可能被自家侯府这点小事难倒。

  王朴缓缓伸出三根手指,道:“上策,将老侯爷遇刺内幕公之于众,告知天下百姓当今天子无故屠戮宗室,非良君也,尔后起义兵,伐无道。中策,阴结豪雄,暗训兵士,储才养望,静观其变,以待天时。下策,献太和于大梁,求大梁之兵以报家仇。”

  对方这番话犹如暮鼓晨钟,让他瞬间清醒了许多。

  第三任皇帝楚武宗于北伐时突发恶疾,最终医治无效,驾崩于军中,时年三十有八,仅留下一位年不满十岁的年幼嫡子。

  “小侯爷,在下觉得那位王先生似乎有未尽之言尚未明说。”

  王朴关上房门,又请赵钰坐定,方道:

  不仅逐渐削减武宗一脉宗室的爵位,更有甚者,竟然暗中派人对武宗一脉这些宗室下毒手。

  赵钰临出门,却见张绣依旧坐于原位,并未起身。

  “多谢佑维解惑。”

  为保证大楚政权不会因为自己的死亡而产生太大的动荡,在撒手西去之际,楚武宗选择了兄终弟及制,而非嫡长子继承制,将楚国大业托付给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大楚第四任君王,楚仁宗。

  “世间之事,不过尽人事,听天命罢了。不知先生可愿赐教,以解钰心中之惑?”

  “钰是否认为,先生已经成竹在胸?”赵钰反问道。

  望着座中众人,赵钰一脸愁容,出声问道。

  一应事务商量完毕,众人散去。

  赵钰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肃容道:

  “父亲亡故,钰悲痛欲绝,心神混沌。敢问诸位,如今局势,钰当如何为之?”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岂能事事如人意。”王朴一边说,一边给赵钰沏茶,“小侯爷,请!”

  这几十年来,被暗害的赵家宗室不可谓不多,但却并没有一人起兵反叛,由此便可见一斑。

  “佑维,你奔波辛劳一夜,还是早点休息去吧。福伯已让下人给你们准备好了房间。”

  赵钰颇为惊讶的看了张绣一眼,没想到他竟然能看到这一点,只能说是身为武将的直觉了。

  赵钰摆了摆手,阻止王朴继续说下去。

  随着房门打开,王朴望着眼前之人,拱手笑道:

  “在下倒是没想到,小侯爷倒是心急,竟来得如此之早。”

  张绣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直觉。

  见赵钰放弃上下两策而选择中策,王朴心中颇为高兴。

  自古以来,君择臣,臣亦择君。

  这上下两策说是策略,不如说是他王朴对赵钰心性的考验。如今看来,对方的回答让他极为满意。

  而赵钰最后的疑问,更是让王朴满意到了极点。

  这位小侯爷,显然抓住了最重要的那一点!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