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6章 门诊最年轻的医生(求订阅)_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6章门诊最年轻的医生(求订阅)

  “闲哥,你,你啥意思?”

  “你?操作机会?”小胖子李球的眼睛滴溜溜转动不停,在方闲身上扫来扫去。

  自从方闲去了神秘的创伤中心后,李球就少与方闲会面,因此方闲做过什么事情,他也很少听说。

  只知道,前段时间,林介墨教授带着他去过创伤中心,看到方闲在与徐凤年这样的学科带头人合作着做临床课题,段位高得呀匹。

  但操作机会这个东西,可不是你说能给就能给的,没有教授,不能带组,没有自己的病源,你哪里来给别人操作机会的说法?

  当然,如果方闲真的跨越到了那一步,李球的心里会更加恐慌。

  这TM才多久不见?

  方闲把酒杯放下:“大抵意思就是,现在医院里的老师们,都不要我跟着他们学习了,把我赶出来自立门户了。就是这个意思。”

  方闲说得相对比较保守。

  其实是一个意思。

  医学生,不管是硕士还是规培医生还是博士研究生,其实都是学习阶段。

  为什么需要学习,是因为存在大量的短板,不管是医院也好,还是上级也好,把病人交给你了,你怎么办?和病人干瞪眼?

  把你放去门诊坐门诊,你怎么办?天天往医务科里面跑,被投诉误诊?

  把一个高难度术式才能解决的病人推给你,你怎么办,在手术台上,把口子一开,把病人叫醒,问,起来起来,哪里不要了,我切哪里?

  医学的学习阶段之所以长,是因为存在它的必要性。

  不管是规培后去工作,还是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仍然是处于一个相对学习的阶段,而你能够学习到的内容,其实就是一些基本功。

  医学基础技能,专科技能和操作,压根就不会给你机会,除非你天赋异禀,不需要过多的时间,就能打造好基本功。

  然而,医学也是相对残酷的,优胜劣汰。

  只要你的年纪到了一定的年龄,不管你能不能,那么不管是病人、同行还是外人,对你的要求,都是要对比同龄人。

  三十岁,你就要有能力去处理病人,做简单的手术。

  三十五岁,你就要有至少比得上大部分主治医师的能力,单独可以拿下专科的小手术,并且往高难度病种进发……

  这不仅是上级对你的要求,病人同样这么要求你啊,谁会允许你三十四五岁,还在临床缝合清创?

  你要这样的话,你要么趁早改行,要么就去乡镇卫生院或者村医院里面驻村,没人会一直等你。

  同样的,等你的基本功学得差不多之后,也没有上级医师会不开眼地仍然把你禁锢在旁边,会把你放出去,自己开始学习,在临床摸爬滚打。

  而你的基本功,医学基础技能,就是你应对临床中诸多疑难杂症也好,还是急诊、亚急诊或者择期患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