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北上幽州,茶肆妖说_从太阴炼形开始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是井水,却又不是一般的井水,尤其以李敬道当前的身体状况而言,他能够切身体会到,喝那一口,完全抵得上一粒丹药的功效。

  传闻江河井泊之水勾连地脉,汲取地精以滋养山川万物,想来这便是那蕴含地脉精元的水之精华。

  对常人来讲可祛邪治病,修行中人亦是大有益处。

  井王爷提炼出这整整一壶,尚不知费了多少周折,如今二话不说就这么送给了他,可见其诚意。

  他原本还不以为然,现在看来是千金难买。

  烈日当头,天气燥热没有一丝凉风,别说是过往行人,连只鸟兽都看不到,加上山路崎岖,李敬道自上午辰时出发,足足走了两个多时辰才见坊市。

  余监集,隶属于五丰县辖下的一个小镇。

  五丰县自今年入夏以来,已有三个多月未曾下雨,庄稼大都枯死,虽说朝廷已经减免了一部分税务,却仍是有不少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因为官税可免,地主的那份可免不了。

  故而较之其他地方,远在深山的郭家庄,情况其实算得上好了,至少有口古井撑着还能勉强度日。

  踏上民道,周围的行人便多了起来,时常能见光着膀子的大汉挑着水桶挥汗如雨,来回往返。

  大旱之期,镇上也缺水,除了要保证日常生活所用,更要灌溉庄稼,如此只能到二十里开外的金开江去引水,这一来一回,可就是四十里地。

  那些有车马的还好,否则便只能靠两条腿。

  天灾无情,苦难如斯,饶是李敬道有心济助却也无能为力,他不会五雷法,做不到呼风唤雨。

  抵达镇中,李敬道先是找了家食肆填饱肚子,随后到车行雇了辆马车,专程送他前往幽州。

  五丰县到幽州,具体相隔多远李敬道不清楚,路他都不认得,若是边走边问,不知道要走到猴年马月,倒不如干脆请辆马车省事。

  大启天朝疆域广阔,全国共计二十三路,仅是州便有两百余座,整体而言相当于翻版的大宋。

  其实这也本该是李敬道认知中的大宋,因为前朝就是唐,历史似乎是在五代的时候发生了偏差。

  时空扭曲也好,平行世界也罢,都不是李敬道应该去关心的,存在即合理,他也不想去纠结什么。

  自余监集始,搭乘马车一路北上,穿州过府,昼行夜伏,一晃近一个月,总算抵达幽州境内。

  至幽州方城而止,李敬道结清了余下的车马钱。

  进入城内,漫步街头,打量着城中景象,但见青石铺路,楼阁连绵,空气中各种气味混杂,人间烟火气十足,贩夫走卒来来往往,甚是繁华热闹。

  街道转角,矗立着一座茶肆,门前挑着杆大旗,屋内三三两两坐了不少茶客,正在饮茶谈笑。

  李敬道顿了一顿,还是迈步进入了茶肆之中。

  一来他确实渴了,二来也想打听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