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25章 秦省教育的春天_官梯之【基层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成绩的提高,也会形成良性循环,公办学校的管理等方面也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旦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之后只能招收对口范围之内的学生,再也不能在全市范围内来招生了。那些有择校意愿的家长和孩子只能去读公办或者冒险去纯民办学校。特别是对于那些对口学校不那么尽人意,有强烈择校意愿的家长和孩子来说,将要面临更大的竞争与挑战。而对于那些对口较好的学生来说,还能安安心心的进对口,影响也不会太大。

  总之,10月28日这天,被秦省人民称为至关重要的一天,是百年之变局,教育的春天即将到来?还是会更加的焦虑?

  为了平复人们心中的焦虑,很快,省长王鸿涛专门接受了省报采访,回应了群众关注的焦点,

  省长义正言辞表示:省委、省政府将全力维护严格公平发展规则,维护教育正常秩序。针对取消“公参民”后学校中所存在的各种不规范招生行为,引发招生秩序混乱、破坏教育生态等问题,应进一步规范各类学校办学行为,尤其要明确招生规则,为不同性质学校公平发展提供保障,要把民办学校优质的师资力量填充到广大基层学校,在办学实际中加强平等规则的执行力度,保障教育秩序的稳定与教育生态的健康。要禁止跨区域招生,禁止以借读、挂靠等名义变相违规招生等,一经查处,校长就地免职,相关责任人一撸到底,严肃处理!

  在“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学校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坚守公平正义原则,不仅要确保学生的受教育权和教职工的教育权,还要注意保护参与办学的社会力量的合法权益,构建合法退出机制,给予合理的利益补偿,维护政府威信和社会公正。加强政府教育投入保障力度,确保“民转公”过程中教育投入不减少、教育质量不降低、教育品质不变差,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目标不落空。为此,省政府将拿出百亿资金保障全省教育教学环境的不断提升,资金重点向基础薄弱学校倾斜。

  无论如何,秦省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彻底取消“公参民”的省份,成为第一个开始取缔私立学校的省份,拿出了维护教育公平的魄力和勇气。

  任何政策都有两面性,普通群众是欢呼雀跃、拍手称快,因为孩子们能站在相对公平的起跑线。

  但是,对那些有钱、有关系的特权人士,就是一种折磨,因为择校变得极为困难,有了省长强硬的措施,一般人真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命运给谁走后门、开绿灯,省长说的很清楚,一经查处就地免职!那是开玩笑?谁能有那么大的脸,让校长冒如此大的险?除了自己亲儿子吧!

  特权人士耍不上特权,绝对是抓耳挠腮,心里那个膈应劲,实在是不得劲。不能高人一步、快人一步,好像自己的孩子就完蛋了!殊不知,他们在享受特权的时候,侵占了多少普通百姓的资源!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