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章 灭亡的诱因_我在大明当反骨逆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感慨。

  “这就是长城啊,真是雄伟啊。”

  凉州的长城或许没有北京长城那么高大,但是在这荒僻山野间建造数十里的长城,哪怕他是穿越而来,都没有自信能建造起来。

  “殿下,当不得‘雄伟’二字,不过是泥砖土墙而已,要是用红砖水泥建造,必定可以跟雄伟沾边。”

  他的感慨才出口,身边就有耿忠略带谄媚的声音传来。

  又是一个不安‘好心’的家伙

  朱高煴无奈地瞪了耿忠一眼,眼神中有几分生气了。

  这家伙就是纯粹想打秋风,不然早就可以向他购买了;

  而不是带他爬了半天长城,等他又有几分壮怀激烈的感叹的时候才说出这么一句话。

  “拿钱买,没钱屁都没有。”

  “殿下,这可是为国建造万世利器啊,您怎么能谈钱啊?

  谈钱伤感情啊。”

  “呵呵~谈感情伤钱,我穷!”

  朱高煴翻了个白眼给耿忠,他可是知道的,边关有专门的边饷,耿忠手里有钱,只是那些钱不是他的。

  但是这些钱只要是用以合理的军事民生,他确实是能动用的。

  朝廷的钱,就是朱棣的钱,他朱高煴赚起来毫无压力。

  “殿下,说笑了,您要是穷全天下就没有穷人了,您手里的雪花盐可是价值巨万,在北元一斤雪花盐甚至能换一只羊了。

  蓝田不就有百万牛羊吗?

  殿下怎么可能穷?”

  耿忠继续谄笑着,只是他的脸不适合‘谄笑’这种表情,有点恐怖了。

  “你只看到了的雪花盐卖了百万牛羊,可你知道本王要上多少税吗?”

  “额~不知。

  殿下还要上税啊?”

  上税这种在朱高煴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在耿忠看来就有点不可思议了,朱高煴是陛下亲封的凉王,大明亲王,竟然还要上税。

  “税收是国家财政之根本,本王既然是亲王,自然更要维护好这个根本,怎么能不交税?”

  “交~交多少?”

  朱高煴倒是知道这个大明有很多人不上税,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士大夫。

  明朝其实没有完善的税法,使用的是承袭唐宋的按两税法:

  朝廷分夏、秋两季征税,每户人家按照田亩和资产多少纳税,明朝前期都是以实物为主,包括米粮,蚕桑绢布等等。

  永乐时期规定,官田每亩征收粮食5升3合5勺,民田每亩减2升,分别合0.0535石和0.0335石,这个标准可是比较低的。

  这部分占了朝廷收入的七成,而其他商税只是财政的补充,占比甚至不到三成。

  并且就算是简单的田税,为了优待读书人,大明朝还规定秀才可以免除徭役,减免部分两税,举人更是可以免税。

  这个税法有太大的缺陷,不仅容易让地主士绅大量快速兼并土地,还让很多人钻空子合理避税。

  比如每当有文人中举,就会有地主老爷拿上田产过来“投效”,美其名曰送给举人。

  实际上就是挂个名,然后还是地主耕种,只是每年给举人老爷一些钱粮作为报酬。

  而结果就是大量的田地没有上税,导致国家财政不断崩塌。

  明朝的灭亡是诸多因素导致的,但是这税法,绝对是主要诱因之一。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