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二章 章惇:难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制成了好多墨锭,并给这种墨锭取了个雅名‘延川石液’,给朝野上下的大臣都送了一批。

  章惇也收到了好几块,试用之后效果不错!

  可是,沈存中要是早知道胆水炼铜之法,熙宁、元丰的时候早把它献给朝廷,换取功劳了。

  除非,这个办法是沈存中在随州的时候知道的。

  所以,章惇现在很好奇——沈括到底是在随州知道的,还是到了汴京以后才知道的。

  若是前者,算他运气好。

  如是后者……

  章惇舔了舔舌头,他想起了孔子的话。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只有圣人才能生而知之!

  ……

  章惇的请求,没有任何意外的被迅速批准。

  得了两宫批准,章惇将都堂的差事,交给了在六部值班的礼部尚书韩忠彦,让他帮着照看一下都堂的事情。

  自己则直接骑上马,带上七八个元随,出了都堂。

  如今已经接近六月盛夏,汴京城的气温,越来越高了。

  尤其是白昼时,阳光刺眼,大街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

  只有那一辆辆太平车,在七八匹挽马的牵拉下,缓缓的碾过街道。

  随着堤岸司扑买,市易务罢废。

  汴京城的商业氛围和商品经济,明显比过去要兴盛、繁荣了。

  可是章惇知道,这一切的好处,大部分最终都落入了那些大商贾以及站在这些大商贾背后的宗室、外戚的手里。

  普通老百姓,那些小商小贩们的日子,未必比市易法施行的时候要好。

  甚至可能还要差一些!

  最起码市易务在的时候,物价是市易务说了算。

  现在没了市易务,物价就是汴京的各大行会们说了算了。

  想到这里,章惇就吁出一口气。

  他知道的,现在的情况,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大行皇帝病重期间和驾崩之后的那半个月,汴京城中和洛阳那边,可都是在议论要‘尽罢王安石邪法’,‘还天下苍生太平’!

  那个时候,他章子厚可是已经做好了被责贬出京的准备!

  哪能像现在这般轻松写意?

  ……

  半个时辰后,章惇就到了金城坊的专一制造军器局官署前。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个神秘的大行皇帝官署。

  在官署前下了马,递了帖子进去。

  没一会儿,章惇就看到了沈括那张熟悉的脸。

  “下官见过省佐!”沈括微笑着出迎,拱手行礼。

  “存中兄不必多礼!”章惇也笑起来,回了一礼,道:“本官今日是奉两宫慈圣旨意,来此看一看,存中兄所献的‘胆水炼铜秘法’……”

  章惇开门见山,直接说出来意。

  同时也是试探!

  所以,章惇不等沈括答话,就又拱手微笑着道喜:“存中兄真是好手段!”

  “履任不及一月,便已能为社稷,为国家,立下如此大功!”

  沈括那里敢承认这个?

  立刻就拜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