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5章 远赴亚洲_重生美利坚,这是我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5章远赴亚洲

  说实话,当山内溥表示,自己可以为了芯片授权而让出一部分芯片公司的股份后,他的野心,其实就已经写满了脸庞。这个在伊森前世,搞出游戏权利金制度的家伙明显就看出了硬件垄断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因为他不仅能够掐住所有同行的脖子,更能让自己的创意享受着最为低廉的生产成本。

  而在这家伙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时,继续否决,那才是最优选择。

  但……

  伊森承认,山内溥的提议让自己很是心动。

  因为山内溥的行为和白送钱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啊不对,还是有区别的。

  山内溥的邀请和白送钱的区别是——

  这个合作能让伊森将自己的触手,伸向本子!

  前天,在和伊芙琳逛新英格兰水族馆时,伊森和伊芙琳说,暂不开发海外市场的原因是没有合适的人手,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他之前曾和伊芙琳说过的,本子是一个非常封闭的经济体。

  之前,他给伊芙琳举过例子,说雅达利在进入本子时遭遇了严重的失利,诺兰·布什内尔最后认赔离场,但除此之外,他自己其实清楚,本子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在贸易和投资上的愿出不愿进,它们愿意出口,但是不愿意进口,它们愿意在境外投资,但不喜欢外资进入。

  前世,在伊森上国际金融与贸易这个课程时,负责讲课的教授就从海岛情节、战后的产业保护以及1950年颁布的《外资法》等方面分析过本子愿出不愿意进的原因。如果伊森没有记错的话,当时上课的同学里,有人站出来阐述了自己的疑惑,询问教授本子不愿进口的原因是不是因为他们生产的产品本身具有竞争力。

  对于这个问题,教授举出了最经典的例子。

  那就是电子消费品里的手机。

  当年,诺基亚在进入本子时,面对索尼和夏普的围剿,已经成为全球机皇的它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灰溜溜的退场,虽说诺基亚的换壳行为臭名昭著,但一款风靡全球的产品只在本子预冷,那就是封闭的最好体现。

  虽说之后的苹果在进入本子之后,将索尼、夏普、富士通吊起来打,但iPhone的成功和iPhone的关系并不大,因为在软银代理之后,他们对iPhone做了很多本土化处理,这才冲掉了原来本子的内循环格局。

  说的难听一点,iPhone的成功,那还是本子的内战。

  只不过软银用的是外来者的枪。

  当这些事实出现在伊森的面前后,小心,小心,再小心,那就是他的行事准则,他不是不愿意砸钱,而是不愿意把钱打水漂。

  而在这种情况下,山内溥表示,愿意将他的资金吸纳进本子?

  卧槽……

  这行为和带路党又有什么区别啊?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