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9章 府兵军功制_监控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一下。”李隆基敏锐的发现了一个问题。

  稍稍一等,李隆基又问道:“敢问天师,各大藩镇的节度使及麾下兵马使、镇守使、守捉使等是由兵部任免,还是仍然由圣人任免?”

  “仍由圣人任免?你想什么呢。”陆天师哂然道,“你李隆基堪称雄才伟略,你儿子李亨虽然能力平庸,但好歹是个正常人,可是万一你的后世子孙中出几个不正常的,委任身边的亲信宦官担任兵马使、大将军甚至于副元帅,岂不是又要重蹈宦官乱政的覆辙。”

  大唐后期的宦官之所以能乱政,就是因为从李辅国开始就牢牢掌握了神策军的兵权。

  李隆基皱眉说道:“可如果包括节度使在内的武将不能由圣人任免,而是由受到宰相节制的兵部任免,则包括各大藩镇节度使在内的武将岂非也要受制于宰相?如此一来圣人的兵权便等于没有,到最后仍是宰相掌中的傀儡。”

  陆天师道:“这点我已经想过了,也想到了对策。”

  “陆天师已经想到对策了吗?”李隆基道,“愿闻其详。”

  陆天师道:“对策就是,文官和武将采取两套互相独立的晋升体系。”

  稍稍一顿,又道:“正所谓宰相必起于州县,大将必发于行伍,今后大唐所有州县的亲民官皆需从进士选拔,所有的武将则必须从府兵之中进行考核选拔,而且武将的升迁必须以军功作为唯一的标准,未得军功者一律不准升迁。”

  这是两条腿走路,通过科举来保证寒门学子的上升通道。

  而严格的府兵制以及军功制,则可以保证寒门士卒的晋升通道。

  严格的土地国有制度可以避免土地兼并痼疾,严格的科举制度及府兵军功制则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阶级固化。

  只要做到这两点,就能尽可以延长大唐国祚。

  能不能超越周朝的八百年国祚不好说,但是超过两汉的四百年应该是不成问题,如果中间能够再来一次中兴,再延续四百年也不无可能。

  “府兵军功制?”李隆基道,“天师的意思是说府兵采取流制动,一旦出现阵亡或者年老退役,则立刻从各大藩镇的募兵之中择优补充,然后包括各大藩镇节度使在内的所有武将皆需从府兵中擢选,而且必须凭军功晋升,对吧?”

  “就是这意思。”陆天师说道,“府兵军功制不仅可以保证寒门士卒的晋升通道,避免因阶级固化引发矛盾,还可以避免外重内轻的局面。”

  “外重而内轻?”李隆基脸上露出讪讪然之色。

  安禄山起兵叛乱的一大诱因,就是唐军外重内轻。

  就是十六卫禁军在之前征讨南诏的作战中损失惨重,而且禁军将士大多都是长安京畿的浮浪子,战力低下,反而安禄山手握的河东、范阳以及卢龙三镇边军,全都是精锐,这就形成外重内轻的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