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九章 嫁妆_名门纪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本名门纪事!

  ps:

  今天有事,更晚了,抱歉~忘了感谢几位给我评价票的同学,谢谢给了这么高的分

  作为靖国公府的长女,崔静徽还是很有地位的,虽是庶出,但嫁给郑国公的庶子也是门当户对,当时两家虽然没有祖上那般风光,但这种累世公侯却不是一般人家可比,更何况是最顶级的五姓之家。

  崔静徽的嫁妆也有一万两,虽然比起正经嫡女,嫁到太原王氏做宗妇的崔静柔那三万两的嫁妆要少不少,但也不算亏待。

  后来郑伦发迹,崔静徽的体己银子就有数万两,她是当家主母,管着整个府,支个几万银子都不算什么大事,所谓体己也不过是平时花不了的份例钱,随手叫丫鬟们放起来的,还有下面拍马屁的官员送来的各种奇珍异宝,她有时候看着喜欢,就拿到屋里摆两天,看腻了,收在箱子里面,因是她动用过的,也不愿拿去送人,因此她的小库房里几乎堆满了。不过大部分都随着郑钊获罪,被抄走了。

  子罪不及母,崔静徽是因为受不了这种羞辱才自杀的,因子女均连坐,她的嫁妆在她死后自然是发还给了娘家。

  本来这份嫁妆大部分都应该归涵因的。因为嫡夫人有权处置自己的嫁妆,多给嫡女也是应该的。大太太之所以不嫌弃涵因,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贤妃的确需要抚养泰王,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这位大姑的嫁妆还是令她比较满意。

  后来,郑钧、郑钦记在嫡母名下,往后也是他们侍奉香火,娶妻的时候,靖国公作为舅舅,出了五千两。

  涵因知道薛家就这么一个闺女,肯定不会让女儿吃亏。所以把崔静徽的嫁妆拿出来五千两,再加上靖国公添的五千两,凑了一万两做聘礼。

  大太太很是吃惊了一番,女儿家的嫁妆主要是物件还有一些产业,现银一般不会太多,五千两几乎应该是嫁妆里面现银的全部了,涵因在给自家置办产业的时候,她就知道崔静徽该是另外留了钱给她,不过具体数额她却猜不着了。郑钧娶妻聘礼就这么多,说明她手头还有钱。就是不知道有多少。

  涵因有那二十万银子在手,加上稻香村的进账,根本不愁钱。只是如果做得太明显,会引来麻烦。

  郑钧娶妻虽然两人情投意合,但是如果薛家嫁妆太多,郑钧难免在夫人面前气短。不管怎么说也要让自己这位哥哥有一家之主的底气,因此涵因才拿出这么多做聘礼。

  郑钧本来是不想这样的。他怕光顾着他了,弟弟妹妹没有钱嫁娶,因此他对涵因说,自己的聘礼不能要那么多钱,不必撑这个面子,岳父也能理解。

  涵因又一下子拿出了两万两。其中一万两,让郑钧置办地产店铺,剩下的一万两。作为她和郑钦的聘嫁之资。郑钧才没再说什么。

  皓宜是靖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