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九章 择婚_名门纪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本名门纪事!

  李湛担任了宗正卿之后,地位倒是愈发清贵了,常参加一些文士的宴会,涵因也因为之前赠九霄环佩琴和温国寺*传出的名声成为各大世家争相邀请的座上宾。

  李家的三位姑娘跟着涵因出席种种宴席,也成了各家考量的儿媳人选。李湛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把她嫁到韦家去,韦家这些年虽然在朝中低调,实力大减,不过根基未失,是京兆的本地势力,皇帝再怎么不待见韦家,也不能太过分,否则就会平白引起京畿不稳,更何况皇帝等于借韦建昌之手干掉了长公主,虽然对韦建昌一家治罪严厉,但对其他的韦氏就很是优容,打压了这两年也渐渐让他们重回朝中,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安抚。

  大夫人很想把李令玉嫁到她姐姐家。不过李湛却不同意,她姐姐的儿子从小娇惯,实在不成器。李湛更看好韦家二房的长子韦应璿,其父韦建国是当年谋反的镇远侯韦建昌的弟弟,韦建昌全家被处斩,他弟弟因跟他没有分家,不过在凉州任刺史,没有牵扯到这个案子里面,皇帝开恩免了他家的死罪,不过还是连坐免了官,也好在只是免了官,韦建国经此一事郁闷加上生病没过多久就在凉州去世了。

  韦应璿便带着母亲和弟弟、妹妹回了长安。因二房的大宗财产都已经没入国库,韦家二房嫡支就不剩什么财产了。按理说,韦应璿没有获罪还算良民,虽然产业被没收了,按照均田制,韦应璿可以从官府拿到四十亩的土地,韦家在京兆地方上虽有势力,但官府也不可能在京兆这块寸土都被瓜分光了的地界扒拉出来四十亩分给他家。他家的财产也就只他母亲的嫁妆了,除此之外只能依靠族里。

  他母亲是陇西李氏姑臧大房嫡支三房的幺女,和李宁馨的父亲李时彦是同族。本来她母亲想要让他一家跟着舅舅生活。但想到儿子先前还定下一门亲事,是弘农杨氏之女,便带着几个孩子回了长安。

  等他们母子几人回来之后才知道,韦应璿原先定下的亲事也告吹了,谁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获罪之人的亲戚呢。

  而族人欺他家孤儿寡母,不肯分给他们好的土地。韦应璿便找族长要说法,最后才得以从族中分出一块土地,供家人日常嚼用。一个嫡支还不如一般庶支。原本他可以门荫入职,但他父亲生前已经被免官,那么只能靠族中的举荐。他家沾上那等罪状,自然长老们也不会考虑他了。

  于是他便自己考了科举。去年竟然一试而第,中了探花,如今在翰林院任编修。据说,本来考官们觉得他是谋逆罪人的家人。又觉得这等才华不中说不过去,于是给了他最末一命的进士,但皇帝亲眼看了他的文章,明知道他是韦建昌之侄,却还是夸赞不已,最后钦定为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