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9章 王鸿雁,诉说身世_神雕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完这些话,李浩然潇洒的走了。

  雅间里,只留下了面面相觑的赵老和王鸿雁。看着空落落的酒坛,两人苦笑,至于剩下的那坛酒,李浩然抱走了,他说宁愿倒给地下的忠烈英魂也不留给他们两个不是男人的家伙。

  似乎想到了什么,赵老嘿嘿而笑,道:“鸿雁,那小子是无意的,你不用放在心上。”

  “我还不至和一个孩子计较。”王鸿雁自然知道李浩然并非是针对自己,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他是宫中人。

  “说真的,我觉得那小子的话很有道理,只不过他的想法太天真了,想要改变数百年的习惯,岂是朝夕之事。宋朝的危机就在眼前,我又怎么不知?”

  正如李浩然想象的那样,赵老就是南宋的理宗皇帝,宋理宗静极思动,偶尔产生巡视天下的念头,理宗虽是无所作为的皇帝,但毕竟还有皇帝的魄力。

  念头一闪就和皇后谢道清交待了一番,自己则带着王鸿雁等人遁出杭州。由于他上朝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走了近两个月,除了亲近的人,朝中大臣居然无人知晓,这不知是要说他保密工作做得好,还是宋室江山的悲哀。

  江南的花花世界他算是见识到了,看到满地繁华,让他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于是乘舟往西,走到了襄阳一线。

  这一行,让他的感触良多,原来在自己的统治下,居然还有百姓流离失所的场面,那一群群骨瘦如柴、满面菜色的南归百姓深深的震撼了他的心灵。

  理宗心内的愤怒,王鸿雁自然知道,但他亦无奈,因为报喜不报忧向来是宋朝官场的作风,所以,除了默默的追随着,他真的无话可说,更不敢在理宗皇帝火上浇油。

  看着窗外的种种,宋理宗很有感触,紧紧的盯着王鸿雁道:“王爱卿,你老实说,朕是不是很失败?”

  “这……老臣无从答起。”王鸿雁想了半天道:“在官家掌权的几十年里,虽说小乱不断,但大事却无,相比先皇要好得多了。”

  宋理宗摇摇头,苦笑道:“你就不用安慰朕了,朕心中十分清楚,在百姓的眼底,朕就是一个无能的皇帝,至于大事不兴,那是因为蒙古人把眼光描向了更远的西域,无睱顾及南方而已。在襄阳的日子里,百姓们都在议论着蒙古之事,听说蒙古人已经平定西域,现在正挟大胜之势陈兵百万准备南渡,灭我大宋之心人尽皆知,反观大宋百年来兵甲不兴,朝无良将,对于这样的虎狼之师,朕的心里没有半点把握啊!一旦蒙古南下,我们拿什么去和人家拼命?李浩然的话,像把利剑深深的刺在朕的胸膛,让朕格外难受!”

  “官家,这李浩然好是狂妄,竟惹官家如此难过,要不让臣去把他除掉。”王鸿雁有些愤愤不平。

  宋理宗摇摇头,森然道:“朕并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